圓明園的故事:歷史上圓明園的那些災難與恥辱
- 發布時間:2017-06-11 11:19 瀏覽:加載中
次
-
有一個人,說世界上有一個奇跡——堪以和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論:“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驚人杰作。然而這個奇跡已蕩然無存。”
這個人叫雨果。他所贊美的這個奇跡即圓明園。
他是以描寫巴黎圣母院而出名的?墒撬终J定:“我們使用(歐洲)教堂的寶庫加起來也比不上這座輝煌奇異的東方博物館。”
他以童話般的筆法(如同《一千零一夜》)講述了關于奇跡消失的悲。“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劫掠,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對圓明園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戰勝者平分……我們歐洲人一向自認為是文明人,把中國人當成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的所作所為。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國,另一個叫英國。”可惜這并非天方夜譚式的傳說,而是真實的。即使上阿里巴巴念叨“芝麻開門”的秘訣,也無法開啟那曾經金碧輝煌的寶庫。黃金變成了泥土,美玉變成了瓦礫,霓裳變成了灰燼……圓明園那最后的美、最后的形像,居然是投射在強盜眼中的。
雨果的偉大在于,他有勇氣站在人類的角度主持并申張正義,而絲毫不偏袒自己的祖國。他以公民的身分提出強烈抗議:“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我希望法國有朝一日能擺脫重負、清罪惡,把這些贓物歸還被劫掠的中國。”或許,在歸還的同時,法蘭西的良知才可能真正地得到恢復——這是在打劫的行動中所失去的。
雨果是在給英國上尉巴特勒的復信中這么說的。而巴特勒寫信的目的,是請他對一八六年英法聯軍的勝利談談感受。雨果談論的卻不是光榮,而是恥辱——所有的戰利品將構成沉重的債務。圓明園的大火,也點燃了一個憤怒的雨果。他是對的。我覺得,凡是真正熱愛巴黎圣母院的人,也會同樣地熱愛中國的圓明園。
我估計雨果并不曾訪問過中國。假如雨果親眼目睹了圓明園的青春以及衰竭,他的悲痛只會加重而不會減弱。不管怎么說,雨果是圓明園的一個著名的知音。我建議把雨果的言論鐫刻成紀念碑,樹立在圓明園遺址!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公民的建議。至少,我會把它引用進自己的書里。
當然,雨果所發出的僅僅是文人的呼吁。當時的政客、軍閥或許并不贊同。甚至在一九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強盜的數目又增強了,劫掠的氣焰亦有變本加利之勢。且不說紫禁城、頤和園等宮苑禁地的重大損失,連建于1442年的古觀象臺,儀器也被洗劫一空:法國搶走赤道經緯儀、象限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及簡儀,運至大使館(兩年后迫于輿論而歸還);德國把天球儀、紀限儀、地平輕儀、環衛扶使儀及渾儀全裝上軍艦,打包運走(第一次世界大戰敗后才歸還)……最可笑的,是連景山吊死崇禎的那棵“罪槐”上的鐵鎖鏈也順手“牽”走了(回去捆綁黑奴嗎?)——其貪婪與囂張可見一斑。簡直像篩子一樣。
中國有多少寶貝,就這樣失落了。中國又有多少寶貝——經得起如此折騰?
圓明園文物的歸還,至今仍遙遙無期——它們依舊陳列在英法兩國的諸多博物館里。不覺得燙手嗎?
我只知道,北京的保利集團,幾年前在一次國際拍賣會上,不惜重金購回了若干件圓明園遺物(好像有獸首銅雕之類)。這屬于義舉了。他們這么做的目的,就為了讓這些離散的文物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根據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圓明園紀事書札》的記載:“水濱復有無數禽籠鳥室,畜水禽者則半入水中、半居岸上。在陸則有獸圈獵場,沿途時遇此小建筑也。”可見圓明園原本設有動物園的。當戰火燃起,這些珍禽異獸都往哪里去了?還有那些奇花異草呢?莫非皆已化為灰燼?
強盜的邏輯,有時比野獸的邏輯還要殘酷,還要愚昧。誰把他們從籠子里放出來了?這一顆顆掙脫了韁繩的野蠻之心!
圓明園原本還有圖書館,即大名鼎鼎的文源閣。乾隆皇帝修集《四庫全書》(共三千四百六十種、計七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卷),曾繕寫七份,建閣藏庋,先后置內庭四閣、江浙三閣——文源閣是其中之一。“大內曰文淵,圓明園曰文源,熱河曰文津,盛京(沈陽)曰文溯,并于揚州大觀堂之文匯閣,京口(鎮江)金山寺之文宗閣,杭州圣因寺之文瀾閣,亦各庀一份。”英法聯軍同樣毫不留情地向這一流的圖書館投下一只火把。文源閣里的古籍、經卷、書畫、金石文具,蕩然無存。令天下書生無限神往的文源閣,變成了一小塊文化沙漠。
圓明園曾有四十景。乾隆皇帝依照承德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例,將這四十景各題四字為額——他給這風格迥異的風景命名時,恐怕也煞費苦心。我聯想到了《紅樓夢》第十七回的“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寶玉系諸艷之冠,故大觀園對額必得玉兄題跋”(脂硯齋點評)。乾隆確有賈寶玉之才情與風流,將一道道景致題寫得花樣百出,使亭臺樓閣、山丘河渠各有所屬。因萬字軒南堂原有雍正御題“萬方安和”匾額,包括十字亭、文昌閣和藏舟塢在內的這一組水景建筑,仍延襲了“萬方安和”之稱謂。萬方安和——可惜這世代清帝的祈愿,在一八六年還是落空了。仿佛在劫難逃,圓明園——這清帝國的大觀園,中華民族的紅樓夢,最終還是破產了。星羅棋布的四十景,名存實亡;蛘哒f只剩下了一景:殘垣斷柱。
這已是它最后的風景。
除了廢墟,還是廢墟。
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鼎盛時還包括熙春園和春熙院。合稱圓明“五春”——又據傳是因咸豐寵幸的五位美女而起:在杏花春、海棠春、牡丹春、武陵春四位漢族佳麗之外,還有一位懿貴妃那拉氏(慈禧)。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即使在雍正王朝擴建成御園時,范圍也僅限于西部三千畝。是乾隆使之向東鄰、東南鄰大幅度擴展。張恩蔭先生查閱乾隆朝內務府造辦處《治計檔》和《清史稿·職官志》等史料后得出結論:“直至嘉慶道光間春熙院、熙春園復賜皇親之前的二三十年間,御園圓明園的范圍實為五園,占地面積不小于七千畝。”而其拓建過程如下:“乾隆十年至十六年,在該園緊東側的水磨村北(康熙間明珠故園)大興土木,建成長春園;乾隆三十二年,將皇親賜園熙春園(今清華大學校園西部,為康熙間所建)并入圓明園;乾隆三十五年,在緊東南鄰拓并大學士傅恒賜園(原為怡親王賜。,定名綺春園;乾隆四十五年,將皇親賜園淑春園易名為春熙院(位于今北京大學校園北部),歸入御園。”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