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語言_《中國人自畫像》
- 發布時間:2017-11-19 21:47 瀏覽:加載中
次
語言的起源對科學研究者來說,還是一個謎。我們在考察一種語言時,會驚訝地自問,這種按照一定秩序排列、能表達思想最細微差別的聲音集合,是誰創造的奇跡?當我們在世界各地旅行,聽到人們說著各種各樣互不相通的語言時,肯定會同意語言是被發明出來的,因為不同的民族的語言是不同的。
既然語言源自于遠古時代,那我們可以據此推斷,世界早期必定有一個輝煌時代存在過。那時組成人類社會各個部落的人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智力去想象并構造他們的語言。
我認為這種推斷是合情合理的。
盡管我們的書面文學比《荷馬史詩》要早上兩千年,但我們的作家對文字的起源,并不能比西方作家解釋得更為清楚。他們在書面文字所經歷的變化方面提供了一些線索,對此,愛好考古的人們肯定會感興趣。
據史書記載,從創世之初到公元前三千年的歷史歲月里,我們都沒有自己的書面語言。那時,中國有結繩記事的習俗,就是在繩子上打不同的結,用以記事。
缺乏有記載的書面語言,是一種社會蒙昧或停滯不前的表現,因此它幾乎引起了官方的興趣。目前,在我們的最東方還有些沒有書面語言的部落。有理由認為,這些部落完好無損地保存了語言的最基本成份。學者們在研究他們的習語時會發現,它們和最悠久的東方語言之間有諸多相似之處。
公元前三千年后,一位名叫倉頡的帝王按星辰的排列發明了篆字。這些只是一些還不成熟的圖形文字。但它比埃及人發明的文字早十個世紀。
這些圖形本身就代表物體。書寫體系雖然還非常原始,卻已使書面語言成為了可能。它會被未來時代的人們所完善定型,并成為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歷史留下了文字蹤跡,我們得以穿越時代追蹤這一進程。
人們一開始只用些粗線條代表物體,這些粗線條后來經修飾變成了隸書,它依然是象征物體的圖形,但用的是曲線。
孔子、老子的不朽著作就是用這種文字寫成的。
這種經過初次嘗試的改進,比起以前有了質的飛躍。造字規則發生了變化,這種新創造的形聲相益的東西,被正式稱為“字”。
公元前七八三年,周宣王太史籀將物體的自然形態引入了文字書寫,我們稱這些文字為“大篆”!兑捉洝肪褪怯盟鼤鴮懙,這是唯一逃過秦始皇焚毀的古籍。
直到秦代(公元前二四六年)大篆才發生新的變化。此前它一直被用作書寫公文。新變化只是把筆劃變得更直更舒展。我們稱這種字為“小篆”,至今它仍被用于公章之中。這種文字也刻在某些建筑物和珍貴的花瓶上。
經過大約一個世紀,漢字又前進了一大步。這種吸取了所有古文字特點的“小篆”,筆劃變得更為正規,與我們現在的文字已經沒有實質的差別了。
所有這些連續不斷的變化表明,文字的形成是多么精密細致,它竟然采用了這么多不同的規則,一代代地不斷完善。每個世紀都根據智力的發展對其進行改進。它就像一塊粗糙的鉆石,最初凹凸不平且毫無光澤,精雕細琢后就露出了晶瑩清澈的面貌。
但我們的文字仍未定型。一世紀初葉,有個叫程邈的下級官吏身陷牢獄,他向皇帝上書請求赦免,三千字的奏折使用了以隸書為基礎的文字,這種文字比當時的文字結構簡易得多;实劢邮芰松蠒,并下令公文寫作一律使用隸書。
書面語言最后一次重大變革是在漢朝,有位大臣希望盡快向皇帝上報下情,就創造了一種以隸書為基礎的半草的書寫方法,后來演變成草書,并在五世紀之后定形成了中國書面語言。這種書寫方法節約了以往字體花費在圖形和線條上的大量時間。
中國那些不朽的文學作品和典籍,就是用各種字體書寫而成的。從漢字的演變可以想見,對于研究這些典籍的人來說,識字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目前使用的文字,所有筆劃都能用毛筆連在一起一筆寫就。這一進步,絕對給文字的日常使用帶來很大方便,但公文、試卷和奏章必須非常工整地書寫,這是相當枯燥的工作。我們有用各種方法做成的字帖,中國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臨帖。
眾所周知,漢字得用毛筆蘸墨汁寫,并不僅僅只有中國使用墨汁。值得注意的是,胡亂把墨弄濕,拿起筆就寫是不行的。墨汁要濕到適當的程度,拿筆時毛筆還得與桌面垂直。
最后,我想給西方讀者開一堂與毛筆字書寫規則有關的啟蒙課。規則共有八條:
第一、字要醒目,要根據字的間架結構適當調整筆劃,收發自如。
第二、橫豎應平直、有力、勻稱,起筆有型有款,落筆有鋒。
第三、撇捺應該像魚鰭、鳥翅一樣舒展自然。
第四、注意偏旁部首的比例。
第五、不論字形如何,直筆需直,曲筆需圓。
第六、連筆要平滑有規則。
第七、直劃收筆要果斷,不能拖泥帶水。
第八、轉筆時要提前提筆或按筆。
仔細研究這些規則,或許能更好地認識漢字——每個字都是一幅含意深刻的縮微圖。這些有直有曲、粗細相間的線條筆劃,在各個方向上相互交叉,表達了豐富多彩的思想,是完美的藝術品。
由于中國書法具有上述特點,當文字組成語言時,便突顯出了它的長處,這是任何一個用字母書寫語言的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歐洲人認為語言之美體現在聲音上,所以常常聽到人們贊揚字詞的和諧,但在不朗讀出聲時,這些寫在紙上的語言缺無法表現出這一美感。西方字母組成的單詞是無法通過自身書寫上的差別來表達情感的,字母書寫得是否有力都無法改變單詞本身的含義。要想改變詞義,就只能將每個字母改變,這種乏味的手法很難表達思想的細微差別。人的思想是個抽象世界,包含著千差萬別的微妙想法。在今天,智力的開發不斷促進靈敏度提高,擁有這種天賦的人類,怎么能滿足于這些含意無法改變的文字呢?
如果一位用獨特的方式寫作的西方作家,靠天才或運氣獲得了成功,那么他的成功秘訣也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逝,任何試圖將它復活的人都只是復制、剽竊罷了。但中國人絕不會如此輕易的將自己的財富丟掉,我們把它們保存了下來。它們活在我們的文字里,一旦被創造性地使用便能傳遍整個中國,正如伏爾泰的名言能傳誦于世界一樣。不過也有點區別,那就是我們的名言能不斷被更新,而伏爾泰的名言只能被用。
通過這些比較,我想我已經清楚地表達我的觀點了。我沒想過要抑西揚中,只是覺得西方語言好像確實缺少能讓作者滿意、或激發其創作靈感的應變能力。
我發現在西方雄辯家比作家具有更大的影響。什么原因呢?因為它們語言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聲音,而我們的文字本身就包含有這樣的東西,它形神俱備,生動活潑,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