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有個叫史萬歲(550—600年)的大將,相當厲害,不但武藝高強,而且不乏韜略,為隋朝南征北戰從無敗績?吹剿拿,可能有些朋友會奇怪,他(或者他爹)咋那么大膽起這樣一個名字?古代不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稱"萬歲"么?他這名字,不犯忌?
長期以來皇帝被呼"萬歲",確實如此,明朝那個權勢熏天的大太監魏忠賢,也只敢稱"九千歲"不是?!但我要告訴大家,"萬歲"這個詞在歷史上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并非皇帝專利。
先秦時代,人們開心地歡呼上天,就會喊"萬歲";從秦漢到隋唐,很多歡慶的場合老百姓也都會喊"萬歲";大唐名將郭子儀和回紇會盟時的盟書還稱兩國"萬歲"呢。直到宋朝,"萬歲"這詞才被皇帝個人壟斷,誰敢再隨便稱"萬歲",那就是死罪。北宋大臣曹利用的侄子曹訥一次喝多了讓別人喊自己"萬歲",被人告發,結果被杖責活活打死!
影視劇中郭子儀
所以說,身為宋朝之前的人,隋朝名將史萬歲叫這個名字,真沒啥。不過史萬歲到最后還真因為所謂的犯忌被皇帝殺了,這可不是因為他的名字,是因為其他事兒。下面我們就簡單說說史萬歲的故事。
史萬歲,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生于一北周官員家庭,15歲時就上陣了,當時北周和北齊兩軍殺得昏天黑地,史萬歲一眼就看出情況不妙、周軍必敗,他命左右趕快撤離免得找死。不久,周軍果然被齊軍打得落花流水。此事使史萬歲他爸驚奇不已!
楊堅掌握北周大權后,不服楊堅的相州總管(類似軍區司令)尉遲迥起兵,史萬歲參加平叛行動。行軍途中,一行大雁飛來,史萬歲說要打下第三只,接著張弓對天一射,那只被鎖定的大雁應聲而落!三軍驚嘆!到了戰場后,史萬歲每次戰斗都身先士卒,有一次激戰中他迅速斬首數十,使全軍士氣大振。平叛后,他被封為上大將軍。
楊堅建立隋朝后,史萬歲突然從大將變成了小卒——受大將軍爾朱勣謀反的牽連,被發配到敦煌當兵。但史萬歲身處逆境壯志不改,他總喜歡干些獨行壯舉——闖入敵國突厥的境內殺掠一番,從而威震北疆。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發動對突厥的反擊戰。史萬歲自請上陣,其上級、秦州總管竇榮定早知其威名,便同意他立功贖罪。竇榮定派人通知突厥軍,說要各派出一名猛男單挑以決勝負,免得犧牲太多士兵。突厥可汗當即同意,就派出一突厥勇士,史萬歲縱馬與之交手,瞬間將其斬落馬下,突厥人嚇得魂飛魄散,立馬請求議和退兵。這可是正史上記載的極罕見的武將單挑!就這樣,史萬歲又從小卒升級成大將(封車騎將軍)。
公元590年,史萬歲從北疆調到江南,隨越國公楊素率軍平亂。史萬歲率2000兵馬翻山越海,歷經700余戰,橫掃千余里,滅叛軍無數。由于史萬歲軍團挺進太快、深入太猛,當時的通訊系統又實在原始,所以楊素連續幾十天沒收到史萬歲軍團的信息,還以為史萬歲被敵軍給滅了呢。后來多虧史萬歲用竹筒書信漂流傳遞才使楊素知道他的情況。不久隋文帝也知道了史萬歲的精彩表現,封他為左領軍將軍。
公元597年,比江南更南的地區又出事了,位于今云南境內的南寧州羌族首領爨翫(音"竄玩")反隋,隋文帝再次派出史萬歲出擊。史萬歲迅速橫掃叛軍30多個部落,俘虜2萬多人,嚇得敵軍被迫投降。史萬歲征戰云南時還發生了一個神奇事件,當時他率軍經過昔日諸葛亮平定云南(就是七擒孟獲那次)時立下的石碑,但見石碑背面刻著一句銘文:"萬歲之后,勝我者過此"(此事真假尚待考證)。史萬歲下令把石碑倒置,繼續前進,估計是以此表示自己行軍之遠已經超越前輩高手諸葛亮了!
南方的戰事剛平息沒多久,北方再次燃起戰火——突厥達頭可汗進犯邊境,哪里情況危急,史萬歲就出現在哪里!公元600年,史萬歲率軍出塞,行至大斤山(即今內蒙大青山),與突厥軍隊遭遇,達頭可汗派人問:"隋軍將領是誰?"偵察兵匯報:"史萬歲!"可汗聽到這仨字有點驚慌,連忙又問:"莫非是曾經在敦煌當兵的那位?"偵察兵回答:"正是!"突厥可汗被徹底給嚇著了,慌忙下令撤退。史萬歲隨即率軍追擊,大破突厥軍,斬首數千,深入大漠數百里后凱旋!
再獲大捷的史萬歲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但他哪里想得到,他已離死不遠了!
史萬歲的赫赫戰功遭到同僚楊素的嫉恨,他對隋文帝楊堅進讒言:"突厥可汗本來想投降的,史萬歲也知道,但他為了立功而濫殺一氣,反而加深了突厥對我們大隋的怨恨!"楊堅是明君不假,但生性多疑,他一怒之下把史萬歲的戰功一筆抹去。不久,楊素再次犯壞,誣陷史萬歲與太子楊勇勾結圖謀不軌,楊堅信以為真,竟下令武士直接把史萬歲殺死于朝堂之上!
可嘆隋文帝一生雄才大略,但枉殺史萬歲這一暴行絕對是他人生的一大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