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時期任用的宰相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宋璟。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勵精圖治,能夠根據時代需求來選拔賢才,任用了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期間也有過渡的張嘉貞等。開創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于享樂專之中,任用了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宰相。其中比較有名的宰相宋璟,以下是他的簡介和評價:
宋璟(663年—737年),字廣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臺市南和縣閻里鄉宋臺)人。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書宋弁七世孫。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贾羞M士,授上黨縣尉,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開元十七年(729年),拜尚書右丞相、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陽,享年七十五,追贈太尉,謚號文貞。
先后歷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殤帝、唐玄宗五朝,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與姚崇同心協力,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并稱唐朝四大賢相。
人物生平
宋璟生于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唐高宗調露年間,年僅十七歲的宋璟進士及第,授義昌(今汝城)令后又升任監察御史,鳳閣舍人。
神龍二年(706年),中宗下詔宋璟為檢校并州長史,沒有成行,又任為檢校貝州刺史,宋璟被擠出了朝廷。
唐睿宗景云元年,宋璟自洛州長史入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掌銓選。宋璟取舍平允,為時所稱。當時,太平公主擅權,將謀害太子李隆基,宋璟與姚崇奏請令公主出居東都洛陽,又被貶為楚州刺史。
開元初,為廣州都督,教百姓燒瓦代竹茅蓋房,以避火災。
開元四年(716年),召入為刑部尚書,不久代姚崇為相。宋璟居相位,以擇人為務,隨才授任,使百官各稱其職。他刑賞無私,敢犯顏直諫,為玄宗所敬憚,雖不合意,也勉強采納。宋璟與姚崇并稱賢相,號“姚、宋”。史稱“崇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于治”。
開元五年(717年),宋璟隨同玄宗巡幸東都,路過崤谷(今河南陜縣),山高路窄,難以行走。玄宗十分惱怒,要罷免河南尹李朝隱和負責旅途事務的知頓使王怡。宋璟進諫說:“陛下方事巡幸福,今以此罪二臣,臣恐將來民受其弊”。玄宗認為很有道理,就免去二人死罪。
開元八年(720年),以壓制犯法官僚的申訴,又嚴禁惡錢流通,頗招人怨,遂被授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開國公,罷相。
開元十年(722年),京兆人權梁山聚眾暴動,被鎮壓后,其眾多遭逮捕,玄宗以宋璟兼京兆留守復審,他只治罪為首數人,余皆釋放。
開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東巡泰山,宋璟留守京師。玄宗將出發,對宋璟說:“卿是國家元老,為朕股肱耳目。今將巡洛陽,分別有一段時日,請有什么好主意,告訴朕!彼苇Z一一直言相告。玄宗將宋璟“所進之言,書之座右,出入觀省,以誡終身”。
開元十七年(729年),拜尚書右丞相。
開元二十年(732年),宋璟再三請求告老,玄宗只得同意,仍令全給祿奉,賜絹五百匹。宋璟退居東都洛陽的私宅后,杜絕賓客。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一月十九日,宋璟在洛陽明教里的私宅中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五歲。追贈太尉,謚號“文貞”。玄宗命河南少尹崔釋之充任監護使,負責辦理喪事。
大歷五年(770年),即宋璟去世三十三年之后,顏真卿應宋璟后裔之托,撰文并書寫了碑文。大歷七年(772年),墓碑鐫刻完成,立于宋璟墓地。
人物評價
總評
宋璟同姚崇一樣,是唐代歷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間,素有“前稱房、杜,后稱姚、宋”之說。史書上一向姚宋并提,并有“崇善應變以成務,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贊詞。玄宗和宋璟等重臣連續保持了穩定的關系,這不僅使得寒門士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也使得整個社會表現出積極樂觀,剛健進取的人文氛圍。
朝野贊譽宋璟為“有腳陽春”。意言宋璟如一縷春風,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風煦物,倍感溫暖,不為自己爭名謀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均體現了他愛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其他評價
蘇味道:真王佐才也!
李隆基:彼賣直以取名耳。
盧懷慎:宋璟立性公直,執心貞固,文學足以經務,識略期於佐時,動惟直道,行不茍合,聞諸朝野之說,實為社稷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