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爾群島海戰始末
- 發布時間:2017-09-26 17:33 瀏覽:加載中
次
-
第一節 美軍攻占吉爾伯特群島
馬紹爾群島,位于東經162度至173度,北緯5度至12度之間的廣闊海域,東北是威克島和夏威夷群島,西有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南面是吉爾伯特群島。
該群島海區面積達127.5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由32個環礁島嶼組成。這些環礁島嶼由西北向東南呈并列兩排的形狀,主要有夸賈林、埃尼威托克、馬朱羅、米利、馬洛埃拉普、沃特杰、賈盧伊特和比基尼等,最大的是位于群島西側的夸賈林島。
1943年秋,美國拉開中太平洋大反攻的序幕,橫亙在美軍面前的是日軍的第一道防線——馬紹爾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該防線被日本稱為“外層防御圈”。美軍必須突破這道防線,才能獲得進攻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
吉爾伯特群島位于馬紹爾群島東南方向,橫跨赤道,位于美澳兩洲的交通線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群島由塔拉瓦島、馬金島等16個珊瑚環礁組成。陸地總面積864平方公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海軍于1941年12月10日占領了該群島的主要島嶼,并在塔拉瓦、馬金修建了飛機場,還在其他一些島嶼上設置了海岸觀察哨。
攻占吉爾伯特群島,對于美軍來說,不僅是從中太平洋實施戰略反攻的一次預演,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占領了吉爾伯特群島,就可以取得進攻馬紹爾群島所必需的前進基地,建立新的空中跳板,為下一步進攻馬紹爾群島掃清障礙。
為此,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了尼米茲將軍關于攻占吉爾伯特群島的作戰計劃,并于1943年7月20日正式發出指令:首先攻占吉爾伯特群島,然后攻占馬紹爾群島,并正式將吉爾伯特戰役命名為“電流戰役”。另外,美參謀長聯席會議還強調指出:
中太平洋是太平洋反攻的主要方向,應在人力、物力上對中太平洋部隊予以優先保障。
為此,專門指定由新組建的中太平洋艦隊——美海軍第五艦隊擔任從中太平洋進行大反攻的戰略任務。
在中途島?諔鹬性箫@身手的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后被任命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參謀長,成為尼米茲的左膀右臂。1943年8月5日,他被任命為新組建的第五艦隊司令,成為美軍從中太平洋大舉反攻的前線總指揮。
第五艦隊的實力非常雄厚,它實際上囊括了除哈爾西的第三艦隊、弗萊徹的第九艦隊以及麥克阿瑟屬下的第七艦隊以外的所有太平洋艦隊的兵力。
至1943年秋,它已擁有各型航空母艦19艘、各型戰列艦12艘等各類艦只總計200余艘,各型飛機1080架。艦隊的開路先鋒是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番號是第五十八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指揮官是米切爾少將,下轄4個特混大隊,共擁有各類航空母艦12艘,作戰飛機800余架。
在戰役開始之前,美軍就積極進行了預先的作戰準備。8月下旬,美艦載機對吉爾伯特的日軍基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空中轟炸。9月18日,3艘航空母艦組成的特混大隊空襲了吉爾伯特的塔拉瓦和馬金島,先給日本人來了一個下馬威,致使日軍在塔拉瓦的飛機大部分被摧毀。從10月份起,美艦載機和岸基重型轟炸機對預定攻占目標進行了不定期的超強度轟炸,每天投到塔拉瓦島上的炸彈達100多噸。這樣,至11月20日,美艦炮和航空兵對這個面積不足2.5平方公里的小島發射炮彈3000多噸,投彈1000多噸。11月19日傍晚,南部登陸編隊所有軍艦在塔拉瓦島東南海域集合完畢,在編隊司令希爾少將率領下一起向登陸地域進發。
11月20日凌晨,負責地面作戰的陸戰第二師在師長史密斯少將指揮下做好了登陸塔拉瓦的準備。由特納少將統領的北部登陸編隊也駛抵馬金島附近海域,準備登陸馬金島。
但是,美軍此前投下的數千噸炸彈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日軍大多數工事特別是火炮掩體都深埋在地下,只有用大口徑火炮、使用延時引信炮彈才能將其摧毀。美軍的登陸尚未開始,日軍的海岸炮即開火射擊,使登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負責標示航道的“追蹤號”掃雷艦在作業時遭到日軍海岸炮的打擊,邊作業邊與日軍炮戰,致使標定出的航道偏西,加上當時礁湖里正刮著強勁的西風,因此兩棲車的航行速度比預定計劃要慢。
海軍的一架觀察聯絡飛機發現兩棲車無法在9時突擊搶灘,便向旗艦“馬里蘭號”戰列艦報告,可是“馬里蘭號”的通信設備已經失靈,沒有收到這一重要的報告,致使一切仍在按照9時登陸的計劃實施。
9時,艦載機飛臨灘頭,實施航空火力掩護。但由于地面上煙霧彌漫,飛行員無法看清目標,對地面攻擊效果極差,日軍的很多工事都安然無恙。
當美軍飛機結束攻擊飛走時,艦炮火力已向縱深延伸,灘頭上出現了長達23分鐘的火力間歇!
這段時間已足以讓日軍從隱蔽部進入防御工事,做好攻擊準備。果然,美軍的兩棲車在接近灘頭時遭到了日軍火力的迎頭痛擊!大多數兩棲車中彈,失去機動能力,只有少數得以上岸,海灘上到處是燃燒的兩棲車和死傷的士兵,鮮血已將海水染成了紅色。
好不容易沖上岸的陸戰隊員都被日軍密集的火力壓制在海灘上大堤下,根本無法前進。
陸戰第二團團長肖普上校在海灘上拼命尋找能用的電臺,以與后方取得聯系。他原是陸戰第二師的作戰科長,剛在一星期前接替在演習中受傷的原第二團團長,由于他參與制訂了塔拉瓦島的登陸計劃,因此他對該島的地形、防御等情況都非常熟悉,這對于陸戰第二團是不幸中的萬幸。
10時30分,他終于找到了一部能用的電臺,但直至中午過后,才與編隊司令希爾少將和陸戰第二師師長史密斯取得聯系,報告了極其嚴峻的形勢。
此時,登陸的美軍只占領了縱深數米的灘頭,而傷亡已經超過20%。希爾早已通過觀察飛機知道海灘上情況不妙,接到肖普的報告更是大為震驚,一面命令艦炮繼續猛烈射擊為海灘上的部隊提供炮火掩護,一面投入師預備隊。同時,請求調總預備隊來增援。
此時,塔拉瓦之戰美軍幾乎已經到了失敗的邊緣。滿載后續部隊和重武器的登陸艇大部分被卡在珊瑚礁上,動彈不得,其余的只好在珊瑚礁外水域等待漲潮。
海灘上的部隊死傷狼藉,被日軍的火力壓得無法前進,所剩無幾的兩棲車來回奔波,運上補給撤下傷員。
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陸戰第二師充分發揚了海軍陸戰隊所特有的頑強不屈的戰斗意志、堅韌不拔的戰斗作風,盡管傷亡慘重,盡管建制已被打亂,盡管指揮員死傷大半,下級軍官、軍士和士兵主動組織起來,拼死沖鋒。
霍金斯中尉率領34名戰士,用炸藥包、刺刀、鐵鍬一步一步向前推進了300米,占領了灘頭東側一段長堤,取得了能展開炮兵的一塊地方。炮兵立即將75毫米榴彈炮拆開,再把一塊塊部件運上灘頭,組裝起來,然后為部隊提供炮火支援;艚鹚怪形驹趹鸲分袎蚜覡奚,為表彰他的英勇戰績,美軍將該島的機場命名為霍金斯機場。
肖普團長將團指揮部設在剛奪取的一個日軍防空洞里,接連組織了5次攻擊,最終在32架艦載機的大力支援下,奪取了棧橋。
?哲娊弑M全力為登陸部隊提供支援,4艘驅逐艦始終停在礁湖里,隨時根據登陸的召喚進行艦炮支援,航母上的艦載機也不時出動,提供航空火力支援,美軍終于扭轉了登陸初期的不利,開始占據上風。但日軍仍在負隅頑抗,戰斗的慘烈難以用語言形容。
至11月23日凌晨,被壓縮在島東部狹長地帶的日軍殘部,連續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自殺性沖鋒,盡管對戰局已毫無作用,卻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心理恐慌。
5時許,日軍的反擊終告平息。中午過后,美軍突破了日軍的最后陣地,全殲了守軍。陸戰第二師師長史密斯于13時12分宣布,全部占領比托島(日軍在塔拉瓦島最重要的防御核心島嶼)。
此役,日軍4000余守備部隊,除146人被俘外,其余全部戰死,被俘的人員中129人是朝鮮籍的工程兵。美軍失蹤陣亡1013人,傷2072人,其中海軍陸戰隊死984人,傷2001人。
美軍以巨大代價攻占比托島后,于11月24日占領了比托島東面的埃塔島。29日又在阿布里基島登陸,消滅了島上160名日軍,占領該島。至此,美軍控制了塔拉瓦島全部。
北部登陸編隊經過3天的戰斗,也于11月23日13時占領馬金島。
11月24日,第五兩棲軍軍長霍蘭·史密斯少將登上比托島,面對剛剛經受過殘酷戰火洗禮的景象,這位久經戰陣的將軍大為震驚,他說:
我想象不出他們是如何攻占這個島嶼的,這是我見到過的防御最完備的島嶼!
11月27日,尼米茲親臨塔拉瓦島視察,并為有功的將士授勛。當時大量的死尸還來不及掩埋,空氣中彌漫著尸體的惡臭。面對彈痕累累、尸橫遍野的戰場,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感慨地說:
我從未見到過如此猙獰的戰場!
他認為這場血戰的激烈程度毫不亞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著“絞肉機”之稱的凡爾登。
吉爾伯特群島戰役的勝利,從軍事理論上講,徹底解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對登陸作戰所存在的疑惑,用事實證明,登陸方在強大的航母艦隊和岸基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完全能夠占領有著堅固防御的島嶼。
從軍事地理上講,不僅為即將開始的馬紹爾群島登陸戰役奪取了一個重要的?涨斑M基地,還消除了從珍珠港到南洋和西南太平洋海上交通線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美軍以巨大的代價,取得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開創了太平洋大反攻中具有新特點的?沾髴鹦聲r代——以強大的?樟α繛橹,同時配合登陸部隊,拔除太平洋上日軍的頑強堡壘。
攻占吉爾伯特群島之后,美軍在中太平洋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無疑就是馬紹爾群島了。
第二節 尼米茲制定“單刀直入”計劃
早在1943年7月20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中太平洋戰區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發出進攻馬紹爾群島的指令。
但鑒于馬紹爾群島有32個環礁,一時尚難確定首先攻擊哪個環礁最為有利。尼米茲及其參謀人員經過仔細反復研究,于1943年8月決定先奪取夸賈林、沃特杰和馬洛埃拉普3個環礁。因為夸賈林是日軍在馬紹爾群島指揮部所在地,是其指揮中樞,而其他兩個環礁距離夏威夷群島最近,對美軍的海上交通線威脅較大,所以必須首先予以攻占。
但是,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尼米茲的方案選中的攻擊地區過于狹小,于9月上旬批示,除攻擊馬紹爾群島的3個環礁外,還應攻占威克島、庫賽埃島、彼納佩島和包括特魯克在內的加羅林群島中部地區。
尼米茲和其參謀人員均認為這一要求太高,按照美軍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實現。
10月中旬,尼米茲仍按照原方案組織有關人員開始制訂作戰計劃。
11月下旬,吉爾伯特群島戰役結束后,第五艦隊的部分將領也根據剛結束的戰役情況對作戰計劃進行慎重的研究。
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中將和第五兩棲部隊又稱聯合遠征部隊司令特納少將均認為,如果同時進攻3個環礁,運送地面部隊的登陸船只和火力支援艦只都不夠。
第五兩棲軍軍長史密斯少將也認為同時對這3個環礁實施登陸,以目前的地面部隊是遠遠不夠的。經過反復協商和討論,最終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奪取沃特杰和馬洛埃拉普環礁,第二步再攻占夸賈林,以解決兵力和船只不足的問題。
從12月起,美軍的B-24轟炸機幾乎每天從吉爾伯特群島起飛前往馬紹爾群島進行轟炸、偵察。
通過這些空中偵察,發現日軍在夸賈林環礁南北兩個島嶼上都建有機場,而且最近正在將夸賈林島的部隊調到外圍島嶼。
夸賈林環礁的礁湖是很理想的深水錨地,尼米茲憑借其過人的軍事素養和直覺,意識到夸賈林具有巨大的價值。而日軍正在削弱其防御力量,這正是個絕佳的進攻機會。
他與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司令米切爾海軍少將研究后,認為完全可以用航母艦載機和岸基飛機將日軍附近機場的航空兵壓制住,保證登陸的成功。因此,他果斷決定首先在夸賈林實施登陸,來個單刀直入、中心開花。
斯普魯恩斯、特納和史密斯對這一大膽計劃都深感震驚,擔心進攻夸賈林時會遭到日軍從外圍島嶼機場起飛的飛機圍攻。一旦因傷亡過大或進展緩慢而不能及時結束戰斗的話,被日軍聯合艦隊抓住機會,美軍就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
退一步說,即使能迅速攻占夸賈林,快速航母突擊隊撤走后,夸賈林將成為日軍航空兵集中攻擊的目標,海上交通線也會受到日軍嚴重威脅。因此,他們竭力說服尼米茲先打沃特杰和馬洛埃拉普環礁,但尼米茲的決心毫不動搖。
無奈之下,斯普魯恩斯只得建議在攻擊夸賈林之前,先奪取馬紹爾群島東部的馬朱羅,以取得進攻夸賈林的前進基地。
尼米茲見馬朱羅有礁湖可作為艦隊停泊的錨地,島上地勢平坦又可建造機場,岸基航空兵一旦進駐,既可以支援對夸賈林的作戰,又可以有效掩護聯系夸賈林的海上交通線,是個比較理想的跳板,因此,同意了這一建議。
第三節 美海軍實施“燧發槍戰役”
1944年1月中旬,尼米茲下達了進攻馬紹爾群島的作戰命令。這次作戰將分為4步:
第一步占領馬朱羅,以取得前進補給基地和航空基地;第二步奪取夸賈林;第三步攻取埃尼威托克環礁;最后奪取馬紹爾群島中除米利、沃特杰、馬洛埃拉普和賈盧伊特4個環礁以外的其余環礁島嶼,而將這剩下的4個環礁封鎖起來,圍而不攻。
戰役代號“銀行日息”,后改為“燧發槍”。
尼米茲之所以敢于堅持先進攻夸賈林,一方面他根據馬紹爾群島在日軍整體戰略防御中所處的地位,認為日軍聯合艦隊是不會前來迎戰的,可以放手奪取夸賈林;另一方面,美軍已經從塔拉瓦的登陸戰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在裝備和訓練上大大改進,他完全相信美軍的實力,可以迅速攻占夸賈林,達成戰役目的。
戰役開始前,美軍做了周密的準備。美國海軍為登陸戰定做的兩艘專用指揮艦“落基山號”和“阿巴拉齊亞山號”已建成服役,還有兩艘4000噸級的新型快速戰列艦“艾奧瓦號”和“新澤西號”也加入了太平洋艦隊,大大提高了艦隊的實力。
新型單兵電臺也研制成功,并已開始在部隊中使用,這種電臺體積小重量輕,同時具有防水性能,非常適合登陸部隊使用。
海軍航空兵的工程師對“復仇者式”魚雷機進行了改裝,使之能攜帶對地攻擊的1000公斤重磅炸彈和集束炸彈,給“海盜式”戰斗機和“惡婦式”戰斗機安裝火箭發射器,大大提高了對地攻擊的威力。
在夏威夷群島的卡胡拉韋島上,美國海軍完全按照日軍在塔拉瓦的防御體系“克隆”了防御工事,然后組織軍艦和飛機進行火力轟擊。
結果發現只有在3000米至5000米距離上,使用大口徑艦炮發射延時引信穿甲彈,進行排炮俯射才能予以摧毀,而且射擊速度要慢,要有間隔和節奏。
根據這一實驗結論,美國海軍擔負艦炮支援的艦艇進行了精確對岸炮擊的強化訓練,大大提高了艦炮射擊的精度。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也進行了對地攻擊的強化訓練。
尤其是“地獄俯沖者式”俯沖轟炸機飛行員更是專門進行了以250公斤或500公斤穿甲彈對點狀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攻擊的專項訓練。
尼米茲將軍親自制訂的馬紹爾戰役計劃由代號為“燧發槍戰役”和“法警戰役”兩大階段組成。其中:“燧發槍戰役”的D日為1944年1月31日,主要攻擊目標是夸賈林島。如果“燧發槍戰役”進展迅速,隨即進行“法警戰役”,即攻占馬紹爾全島。
1944年1月,日軍在馬紹爾群島的地面部隊共43000人,其中陸軍部隊16000人,海軍部隊12000人,其他部隊15000人。駐該地區的航空部隊是第二十四航空戰隊,原有飛機約130架,在吉爾伯特戰役期間曾從北海道、千島群島和拉包爾調來88架飛機予以加強。
但在美軍多次打擊下,至1月底,在各機場僅存艦載戰斗機55架、艦載攻擊機10架、岸基攻擊機30架和水上飛機4架,總共99架。海軍艦艇部隊在馬紹爾群島只部署了4艘掃雷艇和5艘獵潛艇。
上述兵力由海軍第六巡防區司令秋山門造統一指揮。
由于日軍兵力不足,只得集中防御夸賈林、米利、沃特杰、馬洛埃拉普、賈盧伊特和埃尼威托克6個主要環礁島嶼。秋山判斷美軍如果攻擊馬紹爾群島,不是從吉爾伯特群島出發進攻米利環礁和賈盧伊特環礁,就是從珍珠港出發進攻馬洛埃拉普環礁和沃特杰環礁。
特別是米利環礁位于群島東側,位置暴露,最有可能遭到美軍的攻擊。因此,日軍重點加強米利的防御,甚至不惜從中心主島夸賈林抽調兵力去增援,這給美軍直取夸賈林的作戰造成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美軍為確保兵力兵器上的絕對優勢,迅速奪取戰役勝利,投入地面部隊84000人,艦艇370余艘,其中航母12艘、護航航母8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92艘和登陸艦艇100余艘,飛機1400余架,其中艦載機930余架。
中太平洋戰區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坐鎮珍珠港,實施全面指揮調度,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擔任海上戰役總指揮,地面部隊由第五兩棲部隊司令特納海軍少將指揮。所有參戰兵力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
第五十一特混編隊,又稱共用進攻部隊,由第五兩棲部隊副司令希爾海軍少將指揮,下轄9個特混大隊,共計護航航母2艘、重巡洋艦1艘、驅逐艦和護衛艦18艘、掃雷艦5艘、登陸艦艇48艘,運送海軍陸戰隊第四師之第二十二團和陸軍第二十七步兵師之第一〇六團,共兩個加強團的兵力,除一個營負責占領馬朱羅環礁外,其余部隊為總預備隊,隨時準備加入夸賈林的作戰。
第五十二特混編隊,又稱南部登陸編隊,由第五兩棲部隊司令特納少將指揮,下轄7個特混大隊,共計護航航母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1艘、掃雷艦9艘、登陸艦船59艘,運送查爾斯·科利特陸軍少將任師長的陸軍第七步兵師,擔負攻占以夸賈林島為主的環礁南部島礁。
第五十三特混編隊,又稱北部登陸編隊,由理查德·康諾利海軍少將指揮,下轄7個特混大隊,共計護航航母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22艘、掃雷艦13艘、登陸艦船62艘,運送哈里·施密特海軍少將任師長的海軍陸戰隊第四師,擔負攻占以羅伊島-那慕爾島為主的環礁北部島礁。
第五十七特混編隊,即岸基航空兵部隊,由約翰·胡佛海軍少將指揮,分為突擊大隊和搜索大隊,共有飛機470余架,主要負責戰前偵察和航空火力準備,并支援、協同第五十八特混編隊奪取戰區制空權。
第五十八特混編隊,即快速航母編隊,由馬克·米切爾海軍少將任司令,下轄4個特混大隊,共計航母12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36艘,負責消滅日軍在馬紹爾群島的航空力量,并對日軍在馬紹爾群島其他島嶼實施?辗怄i,隨時準備迎擊來犯的日軍聯合艦隊。
尼米茲將軍決心在登陸之前,用占絕對優勢的?樟α堪芽滟Z林的防御設施砸得粉碎。為此,美機實施了長時間的航空火力準備,自1月29日起連續3天對該島的機場、機庫、炮兵陣地等設施進行了猛烈轟炸。
謝爾曼少將的第三特混大隊出動的230架艦載機,對馬紹爾群島日軍的主要航空基地進行了一次毀滅性轟炸,將夸賈林島機場上整齊停放的100多架日機全部摧毀。
與此同時,里夫斯少將的第一特混大隊、蒙哥馬利少將的第二特混大隊,好像比賽似的先后對馬紹爾群島上的日軍各機場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昔日威風凜凜的日機,頃刻之間被炸得七零八落,化為一堆堆燃燒的火焰。
在登島之前,美機僅在夸賈林主島就投擲了上萬噸炸彈,島上守軍有一大半被炸死,島上到處濃煙滾滾、大火熊熊,簡直成了一座爆炸燃燒的火藥庫。就連從不愿恭維任何人的史密斯少將,也曾在登陸后的幾天里不斷地稱贊航空兵:“干得漂亮。”
戰后的史學家在評論當時的戰況時說:
海軍炮火和空中支援,滿足了最熱切的期望,使部隊能夠上岸,并站得住腳。
美軍在奪取夸賈林環礁南部島礁的作戰中,陣亡177人,傷1037人。日軍在這些島礁約有5100人的守備部隊,除49名日軍和125名朝鮮工程兵被生俘外,全部被殲。
就這樣,至2月7日,美軍順利攻下了馬紹爾群島的第一大島——夸賈林島,斯普魯恩斯將軍的中太平洋艦隊取得了“燧發槍戰役”的最后勝利。
第四節 美軍特混艦隊空襲特魯克
就在“法警戰役”打響之前,尼米茲將軍的目光盯住了素有“日本的珍珠港”之稱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所在地——特魯克。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特魯克島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偽裝。
“特魯克”一詞,在馬來語中的本意是“聳入高空的山”。這里的島嶼兼有珊瑚、火山兩種特點,與吉爾伯特、馬紹爾群島中的珊瑚島有所不同。
特魯克島是特魯克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呈三角形,每邊長60多公里,中間是一個直徑30至40海里的礁湖,真可說是一個天然的艦船停泊港。特魯克不僅位于加羅林群島的核心,而且還雄居南太平洋日本“內防衛圈”的心臟。
特魯克群島扼美軍從中太平洋進攻的咽喉,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東可支援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南可威脅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西可庇護帛琉至菲律賓群島一線;北可成為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群島以至日本本土的屏障。
另外,它還是日本所謂“絕對國防圈”鏈條上最重要的一環。島上還建有大型飛機場,有數百架日機構成強大的攻擊力量。因此,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和“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的美稱。
1942年7月,中途島?諔饎倓偨Y束,山本五十六就將他的聯合艦隊司令部遷至特魯克港。從此,這里就成了日本海軍的大本營。
爾后,日本人苦心經營,特魯克港對于日本而言就猶如珍珠港對于美國一樣,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因此,特魯克又有“日本的珍珠港”之稱。
1944年2月,當美軍在馬紹爾群島大動干戈的時候,尼米茲將軍就意識到,特魯克日軍強大的航空兵對中太平洋艦隊正在進行的反攻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于是決定在“法警戰役”打響之前,以己方占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首先將特魯克日軍基地一舉摧毀。
2月10日黃昏,日聯合艦隊旗艦“武藏號”靜靜地錨泊在特魯克港。
“發現敵機!”艦上觀察哨的報告使“武藏號”艦長佐藤大吃一驚。
這時,只見在“武藏號”艦首的正前方天空中,有兩架美B-25雙引擎轟炸機正在特魯克上空的云縫里時隱時現。“武藏號”和鄰艦“大和號”上的防空炮火齊聲轟鳴,兩架B-25迅速藏匿到云層中去了。
原來,這是尼米茲將軍特意安排的一次對特魯克實施的戰略偵察。這兩架從東所羅門群島基地起飛、航程達2000多海里的偵察用轟炸機,不帶任何武器,只帶照相機。機上人員不顧日艦高射炮火的威脅,一個勁地照相、偵察。
就這樣,雖然他們在特魯克上空停留時間還不到20分鐘,但卻給尼米茲將軍帶回了十分珍貴的情報:特魯克港云集著上百艘日本艦船。
美偵察機在特魯克上空突然出現,一下子就引起了時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的恐慌和不安。因為此時此刻整個戰局對他十分不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遭受全軍覆沒。
在南方,日本已完全喪失了所羅門群島,麥克阿瑟的部隊正沿新幾內亞長驅直入。在東南方,日本人在吉爾伯特群島也是全線崩潰。在東北方,日本人苦心經營25年之久的馬紹爾群島已朝不保夕。
面對如此險惡的戰局,古賀預感到美國人無情的炸彈馬上就要砸在自己的頭上了。于是,三十六計走為上,他馬上命令聯合艦隊撤離特魯克港。
2月12日黃昏,米切爾的第五十八特混艦隊所屬的9艘航空母艦和大批護航的戰列艦、驅逐艦,悄悄地駛離剛剛占領的位于馬紹爾群島東南方的馬朱羅海軍基地,向西南方駛去。
此行,一切都處于絕對保密狀態,除米切爾和幾個主要參謀人員之外,任何人都不知道具體任務。為了保密,一路上還嚴禁使用無線電。
2月16日凌晨6時30分,第五十八特混艦隊經三天四夜的行駛,在即將進入預定攻擊海域時,艦員們才得知此行的戰斗任務是空襲特魯克。
此時,龐大的美軍特混艦隊距特魯克僅有100海里,正是發起攻擊的大好時機。只見9艘航空母艦立即轉向逆風方向行駛,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艦載機的引擎轟隆聲響成一片。
6時45分,第一攻擊波的70架“惡婦式”戰斗機呼嘯著離艦,緊接著,24架“無畏式”俯沖轟炸機、36架“掠奪者式”魚雷機和18架“復仇者式”轟炸機也箭一般地射向?。148架美機在晨曦中急速向特魯克飛去。
此時此刻,特魯克好像當年美國的珍珠港一樣疏于戒備。盡管機場上還有力量相當可觀的300架飛機,但大部分飛行員已被批準放假外出。
直至7時12分,美龐大機群已兵臨城下了,特魯克指揮中心才驚慌失措地發出戰斗警報。
然而,當美機群抵達特魯克上空時,港內的“獵物”已遠遠不如偵察報告的那樣豐富了。此時,先頭的70架“惡婦式”戰斗機已穿過大礁湖,首先發現30余架緊急起飛的“零式”戰斗機迎面撲來。然而,一經交戰,美機便占了上風。
美機群不僅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日機,而且在飛機性能和飛行員的素質方面也遠勝于日方,因而在空戰中便處于絕對優勢地位。
自瓜島之戰以后,美海軍的艦載機質量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格魯曼公司制造的“惡婦式”戰斗機是美海軍頭一批比日軍最新型的“零式”戰斗機綜合性能略勝一籌的艦載戰斗機,1942年年初才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它裝有6挺12.7毫米機槍。
盡管由于它的裝甲和自密油箱比較重,因而在靈活性方面顯得比“零式”機略差一些,但在飛行速度、爬高和俯沖方面都比“零式”要好。“惡婦式”戰斗機的時速可達600公里,最大載荷有效航程為2400公里。
而日本最先進的“零式”戰斗機時速只有500公里,最大載荷有效航程僅為1800公里。另外,“零式”戰斗機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它對飛行員和油箱缺少保護,極易遭到攻擊。正是這一點,使它在空戰中吃了很大的虧。
而“惡婦式”戰機的駕駛員后部有很厚的裝甲板保護,前部有很厚的防彈擋風玻璃,一般不易遭到攻擊。因此,這種新型戰機很受美國飛行員的喜愛。
美海軍艦載機的飛行員在參戰前大都受過良好的飛行訓練,他們一般都是從中學或大學里經嚴格挑選出來的學生,先進入飛行預校接受初級飛行訓練,一年后轉到初級飛行訓練中心,進行3個月的飛行學習,接著再進行近半年的中級飛行訓練。
另外,美海軍艦載機飛行員還要在舊貨船或由油船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上專門進行兩個多月的起飛和降落訓練。此外,還有專門為這些新學員用的訓練中心,重點進行各類戰術訓練,以此來提高新飛行員的作戰技巧。
而日本飛行員的訓練與美國相比則是大為遜色。自從參加中途島?諔鸬哪桥“飛行冠軍”葬身大海、瓜島慘敗又遭重大損失之后,日本飛行員的飛行技術是江河日下。由于傷亡太大,補充頻繁,根本來不及進行有效的訓練,只經過短期訓練,便匆忙披掛上陣了。
正因為如此,在剛剛開始的特魯克空戰中,日“零式”戰機與美“惡婦式”戰機一經遭遇,僅僅幾個回合,“零式”戰機便有的凌空爆炸,有的拖著長長的黑煙直向大海栽去。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空中激戰,美機群先后將120多架升空的日機擊落,停在地面上的上百架飛機也全部被摧毀。
與此同時,從“無畏式”俯沖轟炸機上呼嘯而下的重磅炸彈和“掠奪者式”魚雷機投射的魚雷,將特魯克島上空的防御設施炸得支離破碎,一片狼藉,粗大的椰子樹也被攔腰切斷,珊瑚沙被卷上天空,加上滾滾黑煙致使島上遮天蔽日,什么都看不見。
另外,在這次作戰中,美國人還創造了一種不用炸彈進行轟炸的新戰法:當發現目標后,駕機低空水平飛行,投下機腹油箱,待油箱擊中目標后,僚機就朝油箱開火,此時,沖天的火柱就會驟然升起。
米切爾將軍很欣賞這種發明,特意向尼爾茲報功。尼米茲回答說:
干得好,你們的這種打法使敵人難以招架。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謹向你們祝賀這種第一流的縱火把戲。
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轟炸,海面上到處是凄慘悲涼的景象。日輕巡洋艦“阿武號”和驅逐艦“舞風號”等軍艦在沖天的水柱和翻滾的濃煙中四處奔逃。
那些毫無防范能力的一群群大貨船、油船更是驚慌失措,如喪家之犬。然而,這些倒霉的軍艦和大船基本上都未能逃脫沉沒海底的下場。
下午,美艦載機再次前來光顧特魯克上空。此時,特魯克已沒有幾架幸存的日機了,偶然起飛的零星幾架飛機,也根本無法和龐大的美機群相抗衡,很快就被打了下來。
就這樣,美機在沒有任何空中威脅的情況下,巧妙地躲過高射炮火,就像狩獵似的任意選擇目標進行轟炸。只見美“無畏式”和“掠奪者式”轟炸機就像進行投彈比賽一樣,輪番對特魯克的地面目標進行俯沖、投彈。
深夜,美軍又首次使用裝有雷達的“復仇者式”魚雷機,在無護航飛機的掩護下,對特魯克進行了夜間空襲。
這種飛機是自中途島?諔鸷箝_始裝備部隊的,它的性能較“掠奪者式”要優越得多,且生產量也大得多。它可攜帶1枚22英寸魚雷或2000磅炸彈,時速267海里,最大續航力超過2000海里。后來生產的這種飛機都裝有比較先進的雷達設施。
當這些先進的美機飛臨特魯克礁湖上空時,高度驟然降至60米左右。這時,1枚信號彈劃破夜空,瞬間,礁湖周圍的日防空火炮都開了火,但日軍根本沒有料到美機會飛得這么低,發射的炮彈全都在飛機上空爆炸了。
而美“復仇者式”轟炸機則靠雷達幫助識別目標,對特魯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攻擊。后來,當日本人從“復仇者式”轟炸機排氣管的微弱閃光中辨認出美機,迅速改變射擊仰角準備重新射擊時,“復仇者”早已轟炸完畢,飛離特魯克。這次短暫的夜間空襲,取得了比白天兩次空襲更大的戰果。美機對特魯克的空襲真可說是碩果累累:共擊沉各種艦船40余艘,毀壞飛機近300架,日軍人員損失達1800多人?找u特魯克使東京大為震驚,大本營甚至認為:這一次空襲可稱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后來,日聯合艦隊的旗艦“武藏號”艦長佐藤在其回憶錄中不無凄涼地說:
海上的損失也慘不忍睹,主力巡洋艦在下沉,40余艘艦船相繼葬身海底。到昨天為止,這個聯結南北的要沖因為是聯合艦隊的泊地而成為太平洋上爭奪焦點的特魯克,已面目全非,化為一片廢墟,有如當年被我方蹂躪了的珍珠港,損失慘重。
由此,也可見空襲特魯克的影響之大了。
第五節 美海軍陸戰隊實施登陸作戰
美軍在成功地奪取了夸賈林島之后,又按照原先的計劃揮師東向,直指埃尼威托克島。
埃尼威托克島是馬紹爾群島中最西端的島嶼,是一個又大又圓的珊瑚礁。埃尼威托克的含義是“坐落在東西之間的一塊土地”,奪取該島,美軍就等于獲得了中太平洋大反攻的重要中轉站。
日軍于1942年11月派出300余名工程兵,在環礁北部的恩吉比島上修建機場,12月又增派500余工程兵,以加快施工進程。1943年3月建成一個擁有1200米長跑道的大型機場,可供重型轟炸機起降。
但日軍未在該機場部署常駐航空兵,只將該機場作為馬里亞納、馬紹爾和加羅林群島之間中繼基地。
守備埃尼威托克島的部隊是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警備隊,1944年1月又從中國東北調去了海上機動第一旅團,以加強防御力量。日軍地面部隊主要防守恩吉比島、埃尼威托克和帕里3個島礁,具體部署在恩吉比島1200余人,埃尼威托克800余人,帕里島近1500人,共3500余人,其中工程兵約800人,戰斗部隊2700人,第一旅團的指揮部設在帕里島。
1943年2月15日,希爾海軍少將率領登陸編隊從夸賈林出發,于17日駛抵埃尼威托克海域,由于登陸部隊只有8000人,與日軍相比,僅有2.2:1的優勢,無力同時在3個島礁上登陸,只能逐一奪取。
金德少將指揮的第五十八特混編隊第四大隊,編有3艘航母、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艦載機約150架,同時到達埃尼威托克海域,與登陸編隊中的護航航母一起,負責提供空中掩護和航空火力支援。鑒于恩吉比島上建有機場,美軍將其作為第一個攻占目標。
2月17日,由奧登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艦炮火力支援大隊首先炮擊了礁湖兩側的島礁,掩護掃雷艦進入礁湖,清掃水雷標示航道。
14時許,希爾派出兩支偵察分隊,乘履帶登陸車分別在恩吉比島東南的山茶花島和魯周盧島登陸。日軍在這兩島未部署部隊,所以美軍未遇抵抗,順利占領兩島,隨即將12門105毫米榴彈炮和12門75毫米榴彈炮分別運上兩島,為次日進攻恩吉比島做好了準備。
2月18日晨,美軍巡洋艦、驅逐艦和艦載機以及設在兩個小島上的火炮一起向恩吉比島實施猛烈的火力轟擊。日軍在美軍猛烈火力轟擊下,傷亡過半,殘部之間的聯系也大都斷絕,陷于孤立分散狀態,難以組織起有效抵抗。8時,美軍以6艘登陸炮艇、20輛履帶登陸車和17輛水陸坦克組成第一登陸波,向恩吉比島海灘沖擊。
9時,登陸部隊陸戰第二十二團順利上陸,東部登陸部隊進展順利,但西部由于靠近機場,日軍防御較嚴密,美軍遭到了頑強抵抗,尤其是日軍憑借海灘后面一條3米高的大堤,居高臨下阻擊美軍推進。陸戰二十二團團長隨即投入預備隊,突破了日軍防線。
海軍陸戰隊不愧是美軍的精銳之師,在坦克支援下迅即肅清了日軍,于16時40分占領恩吉比全島。日軍守備部隊戰死1261人,被俘16人。美軍陣亡85人,負傷166人。
美軍原計劃在攻占恩吉比島之后,同時在埃尼威托克和帕里島發起登陸,但根據在恩吉比島上繳獲的日軍文件獲悉,日軍在這兩個島礁上的守軍都是第一海上機動旅團的精銳,戰斗力很強,希爾和沃森商議之后決定改變計劃,先集中兵力奪取埃尼威托克,得手后再進攻帕里島。
2月19日晨,步兵第十六團在艦炮和艦載機掩護下,于8時30分發起沖擊,9時20分順利上岸,隨著部隊向縱深的推進,日軍憑借防御工事抵抗也越來越激烈,美軍只得加派陸戰第二十二團第三營和部分坦克上岸,增援第一〇六團,直至黃昏時分,才突破日軍防線,但天色將黑,美軍便停止進攻轉入防御。
2月20日,陸戰第二十二團第三營在坦克支援下進展迅速,很快就攻占所承擔的區域,隨即主動配合左鄰第一〇六團一營殲滅了島南部地區的全部日軍。而負責攻占北部地區的第一〇六團三營被日軍依托島礁最窄處構筑的防御工事所阻,召喚艦炮和艦載機進行了猛烈火力轟擊,但直至天黑地面部隊仍未取得突破。
同一天,為了掩護在帕里島的登陸,陸戰第二十二團將12門75毫米火炮運上了緊鄰帕里島的普加納島,并從20時起對帕里島開始進行炮擊,海軍的3艘戰列艦和兩艘巡洋艦也對帕里島進行了近距離的轟擊。由于日軍防御工事多為地下和半地下,艦炮射擊效果并不理想,美軍又從護航航母上起飛艦載機,實施航空火力準備,這才給日軍工事造成了很大破壞。
2月21日,美軍出動大批艦載機對埃尼威托克進行了猛烈攻擊,地面部隊在此支援下終于突破了日軍防線,于當天下午占領全島。
2月22日,陸戰第二十二團第一、第二營從帕里島北部同時登陸,接著陸戰第二十二團第三營隨之上岸,3個營齊頭并進向縱深推進,島上的日軍雖然經過連續3個晝夜的火力轟擊,工事大半被毀,人員死傷過半,但殘部仍憑借一些未被摧毀的工事負隅頑抗。
美軍組成爆破小組,在坦克掩護下使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將日軍火力點一一消滅,中午時分就已占領島北部地區,南部地區的戰斗也于黃昏前結束,沃森將軍于當晚19時30分宣布占領帕里島。
整個“法警”作戰中,美軍只有兩艘登陸炮艇遭到己方誤擊而受傷,以死195人、傷521人的代價,全殲埃尼威托克的3500余日軍,攻占埃尼威托克環礁。馬紹爾群島戰役至此結束。
美軍通過“隧發槍”和“法警”戰役,奪取了夸賈林、羅伊島、那慕爾島、埃尼威托克諸島礁,斃傷日軍約11000人,俘虜329人。美軍陣亡和失蹤568人,負傷2108人。
美軍在馬紹爾群島的登陸作戰中所表現出的極高戰術水平,參戰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協同,完美默契,堪稱經典。很多美軍將領認為,此役是最漂亮的一次兩棲登陸戰,就連極少夸獎別人的第五兩棲軍軍長史密斯也說:“在夸賈林的戰斗,是迄今為止最令人滿意的一次!”
為了表彰第五艦隊高級指揮官的優異表現、高超的指揮技巧和組織才能,同時鑒于艦隊規模不斷擴大,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了部分將領晉升軍銜。2月4日,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晉升為海軍四星上將;第五兩棲部隊司令特納少將、第五兩棲軍軍長史密斯少將和第五十八特混編隊司令米切爾少將分別于3月7日、14日和21日被晉升為海軍中將。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