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被稱之為老莊哲學。 據《史記》記載,莊子一生著書10余萬言,大多是寓言,書名《莊子》!肚f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
簡介:【傳略】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傳見《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 孟子幼年喪父,家境清貧,母親知書達理,聰明賢惠,孟母三遷機斷教子說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長大...
簡介:【傳略】莊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傳見《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 關于莊子生平,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此后,終身不仕,從事著述講學。他的朋友不多,門徒也很有...
簡介: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幾乎絕大多數文學天才都踐行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也都期待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那一天,即使有那么一些文人在失意時會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酒醒過后,他們又會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歷史...
簡介:莊子是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人們把老子和他合稱為老莊。 莊子,名周,宋國蒙人。他曾在家鄉當過漆園吏,這個職務可能沒做多久,他就歸隱了。他家里很窮,曾向人借過米,有時靠織草鞋為生。有一次,魏王召見他,他穿的衣服也是...
簡介:莊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城(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自幼家貧,做過漆園小吏。他最崇拜的是老子的道家之學,雖學識淵博,但卻生不逢時,后辭官歸隱。莊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寫有《莊子》一書,他的思想對...
簡介: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漆園吏。博學善辯,常用寓言闡述玄妙的哲理。著書10余萬言,現存 《莊子》33篇。漢以后將《莊子》分為內篇(7種)、外篇(15種)和雜篇(11種),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自己的著作,代...
簡介:第一節新儒學興盛 與《莊》學繁榮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變和發展期,也是中國思想史上繼先秦和魏晉之后,思想空前發 展的第三個時代,與漢、唐曾被并稱為后三代(參郝經《陵川集》卷三九《上宋主陳請歸國萬言書》。此后三代與夏、商、周三代相對而言。...
簡介:名言嘉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榮譽稱號:無 影響力星級:★ [人物檔案] 姓名:莊周,字子休 出生:約公元前369年 逝世:公元前286年 祖籍: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東北) 出生地: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東北) 逝世地:不詳 主要身...
簡介:名言嘉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榮譽稱號:道教始祖 影響力星級:★★ [人物檔案] 姓名: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 出生:年代不詳 逝世:年代不詳 祖籍: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 出生地: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 逝世地:不詳 主要身份...
簡介:莊子是道家。有一次他去謁見魯哀公。 魯哀公嘲諷他說:魯國多的是儒士,卻很難找到先生的門徒。 不對!莊子說,實際上,魯國的儒士很少。 魯哀公哈哈笑著說:你沒看見?舉國上下都是穿儒服的,你怎么能說少呢? 我聽說,莊子回答,儒士戴環冠,就知天時;穿...
簡介:莊子 莊周(約公元前369年――前公元286年),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姓莊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 莊子辭官 莊子博學多才,他的思想傾向與老子基本一致,提倡避世,被后代奉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莊子的文章華麗而浪漫,善于通過打比方講道...
簡介:名人語錄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莊子大宗師》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的構建者和發展者。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在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名人歷史】 莊子(公元前369年-286年),名周。宋國蒙邑...
簡介:所以,道家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觀念――謙虛的美德。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確實要謙虛,要平和,要謹慎。此 外,我們還要知道我們跟所有的人同在,不然,為什么孔子要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起學習,學習效果才會...
簡介:其實,就整體人生而言,只談道家還不夠。我曾經上過南懷瑾老師的課,因此我曾當面稱贊南老師的學問很高,結果他竟然說:這還用你講嗎?其實, 他是故意這么說的,因為我對南老師的贊美其實是無謂的客套話――其中,有執著,有習氣,而一顆心就搖晃在若有若無...
簡介:我們千萬不要讓自己落入某些意識形態的心理牢籠中,教條主義會讓人變得很獨斷,以至于不曉得開放自己的心靈,所以莊子說:有兩個人(甲、乙)在辯論,你想想看,誰可以當裁判? 只有四種人能為他們判定誰輸誰贏:第一種人,跟甲的立場一樣,第二種人,跟乙的立...
簡介:讓我們回到顏回的說辭,內心正直是我第一個立場,我可以用這個立場跟那個國君打交道,何況我還懂得內方外圓,懂得跟別人周旋,懂得跟別人應對來 往。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他甚至說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可以拿古人做榜樣,以古人為借鏡,就像唐太宗說他有三...
簡介:前不久,我到新竹演講,我在找路時,問一個人:新竹警察局怎么走?這人第一句話就問:你要報案嗎?我說不是,我是要去演講,他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我說我要去給警察上課,他就說: 你要當警察的老師喔!我說我不是要當什么老師,我是要去跟他們交換一些意見。 結...
簡介:中國哲學有一種平衡、穩定而開放的觀念,道家就是在運用這樣的觀念來防止知識的傲慢。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了解自己更是一種高明的智慧,這就是所謂 的自知之明。庖丁解牛到什么地步才適當?游刃有余正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態度,就像那庖丁解了幾千頭牛,那把刀...
簡介: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傻朗堑,不可道也是道,只是可道的不是不變的道,因為那是我講出來的,而我沒講出來的道,本來就在,就如同佛教說如如自在。但道也在各種關系里面。 所以,老子接著說,所謂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不說善,就不會有不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