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又作“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
【人物死因】 | 1206年6月15日 |
---|---|
【人物職業】 | 文學家、寶謨閣直學士 |
【所處時代】 | 宋代 |
【主要作品】 | 《誠齋集》 |
【相關書籍】 | 《楊萬里集》 |
【相關資料】 | 楊萬里年譜 |
簡介:《楊萬里集》 前言 論楊萬里的人格(代序) 第一卷詩《楊萬里集》 題湘中館 過百家渡四絕句 讀罪己詔 憫農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宿龍回 跋蜀人魏致堯撫干萬言書 次日醉歸 過西山 虞丞相挽詞 觀稼 釣雪舟中霜夜望月 小池 秋雨嘆十解 讀嚴子陵傳 暮熱游荷池上 醉吟...
簡介:夜讀詩卷 此詩作于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此時楊萬里已經是七十九歲的老人了,而且身患重病,距去世已經不到一年時間。此詩仿佛是楊萬里對自己創作的一個小結,道出了楊萬里詩中常常被人忽略的東西――那顆深藏在詩作中的憂國憂民之心。 幽屏元無恨,...
簡介:昭君怨 賦松上鷗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昭君怨》又名《晏西園》、《一痕沙》。四十字,全闋四換韻,兩仄兩平遞軟,上下片同。 此詞作于楊萬里歸隱之后,具體年份不詳。昭君怨,詞牌名。賦,動詞,指吟誦或創作詩歌。這首詞寫楊萬里晚間在書齋飲酒時,忽然...
簡介:好事近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好事近》又名《釣船身》,《張子野詞》入“仙呂宮”。四十五字,前后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此詞當作于楊萬里辭官歸鄉之后,具體年份不詳。萬花川谷,楊萬里的花圃名!逗檬陆,詞牌名。這...
簡介:武陵春 潘慎、秋楓《中華詞律辭典》:《詞譜》卷七:“《梅苑》名《武陵春》!辟R鑄詞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名《花想容》!短钤~名解》卷一:“《武陵春》,采唐人詩‘為是仙才登望處,風光便以武陵春’!彪p調四十八字。上下片個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
簡介:憶秦娥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憶秦娥》又名《秦樓月》。始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
簡介:念奴嬌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
簡介:歸去來兮引 潘慎、秋楓《中華詞律辭典》:調見《全宋詞》第二冊。為?d括陶潛《歸去來兮辭》之作,調取此名。此為組曲。全詞共八首,每兩首為一組,以后即重復前兩首。與《蝶戀花》鼓子詞相近。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下片三十八字七句四平韻...
簡介:水調歌頭 賀廣東漕蔡定夫母生日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
簡介: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未(1127),一歲 去年(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開封),欽宗趙桓赴金營祈和。 本年二月,金主下令廢徽宗趙佶、欽宗趙桓為庶人。 三月,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四月,擄徽宗、欽宗、皇后及諸嬪妃北遷。五月,兵馬大...
簡介:山居記 此記作于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是楊萬里為沈作賓“山居”寫的一篇散文。文章就“山居”不在山中展開議論,寫只要心中有山,即使是居住在鬧市,也可以享受山居的樂趣。沈賓王筑園于吳興城北,人稱北沈尚書園,園內有靈壽書院、怡老堂、溪山亭、...
簡介:頤庵詩稿序 此文作于嘉泰元年(1201)六月,是為劉應時詩集寫的一篇序言。在這篇序言中,楊萬里談到了他的詩歌審美理想,提倡一種婉轉含蓄的藝術風格。劉應時,字良佐,四明人。有《頤庵居士集》。 夫詩何為者也?尚其詞而已矣〔1〕;曰:善詩者去詞〔...
簡介:喚春園記 此記作于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楊萬里晚年在文壇享有盛名,政治上的頭銜也相當高,當時求他作文的人很多,在《誠齋集》中類似此文這樣的記敘文章為數不少。這是一篇描繪園林景物的文章,作者并未親自游覽周仲祥的喚春園,而是根據圖畫寫出園...
簡介:泉石膏肓記 此文寫于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此年是楊萬里辭官回鄉后的第一年。詩人回鄉之后,自辟小園,筑假山,引流泉,享受隱居的安閑自得之樂。楊萬里此記以幽默筆調寫自己的“泉石膏肓”,生動有趣,其中描寫池魚的文字中還暗中表達詩人對仕宦生涯...
簡介:誠齋《荊溪集》序 這篇序文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是楊萬里為自己的詩集《荊溪集》寫的序。在此文中楊萬里自述了學詩的歷程和曾經在創作中遇到的問題,重點寫詩人自己悟到了寫詩最終還是要自出機杼、取法自然的道理,這是楊萬里形成自己獨特詩風的關鍵...
簡介:懷種堂記 楊萬里乾道六年(1170)冬離開奉新縣之前,應村民要求寫了這篇記。在此文中楊萬里贊揚了正直耿介,為民解憂的劉珙,同時以犀利的筆墨諷刺了置百姓于水火的昏君奸臣,并提出了樸素的民本思想。懷種堂,即劉樞密祠,據《奉新縣志》記載:“劉樞密...
簡介:與陳應求左相書 這封書信寫于乾道五年(1169)十一月。在這一年八月陳俊卿拜左相,虞允文拜右相,他們都是南宋當時懷有才略的大臣。在乾道二年(1166),楊萬里曾經到臨安上書陳俊卿和虞允文,并得以謁見。楊萬里把他的政治論文《千慮策》呈給陳俊卿...
簡介:景延樓記 此文作于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楊萬里在去年因張浚舉薦為臨安府教授,于本年初因父疾離任還鄉,此記即是家居時所作。楊萬里在此文中描繪了泛舟清江所見的優美景色,給人如在畫中游的感覺,議論部分以意趣勝,也頗有新意,是一篇出色的寫景散...
簡介:玉立齋記 此文作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春。楊萬里零陵縣丞任期已滿,等待下一任官員上任進行交接之際,結識了唐德明,并寫此文贊美友人的高潔品行,同時對那些沽名釣譽、言行不一的人進行諷刺。 零陵法曹廳事之前〔1〕,逾街不十步,有竹林焉。美秀...
簡介:國勢(中) 這篇論文主要討論南宋的邊防守備問題,文章總結了歷史上東南政權興亡的經驗和教訓,提出南宋現有的國土可以作為統一天下的資本,但如果不珍惜國土,放松防備就有可能亡國。 楊萬里特別強調不可因為有長江天險就放松淮河一帶的軍事防備,否則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