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世上最美的“替罪羔羊”
- 發布時間:2017-09-09 14:48 瀏覽:加載中
次
- 提到楊貴妃,部分人會想到一個詞“紅顏禍水”?墒,事實真是如此嗎?正如牙齒掉了的老太太,吃不動甜蜜的甘蔗,反而怪甘蔗不軟不脆,有這個道理嗎?真可嘆一代天仙美女楊玉環,就這么成了政治的“替罪羔羊”,最終煙消云散淪為世人的笑談!唯一還算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命運曲折的女人,后來成了文學家吟詠的題材,譬如大唐詩人杜甫在《哀江頭》一詩中就寫道:“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形容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贊美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筆者不由地想,能夠得到唐朝最有名的三大詩人同時贊美與哀嘆,這也是一種特殊的安慰吧。
官宦之家不貧寒,能歌善舞迷壽王
中國四大美女中,楊玉環的出身還算比較高貴。她不像西施那樣生于農村,父親僅僅是一個地道的小農民。更不像貂蟬那樣,連出生也模糊不清,或許是難民也說不準。當然也不像王昭君那樣,雖然以公主的身份下嫁西藏,但終究是出身低等的宮女冒充而來。楊玉環的父親還好是蜀州的司戶參軍,相當于成都市一個管戶口的縣處級官員。她的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相當于國家人社部部長),唐初被李世民所殺。楊玉環生于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其童年在四川度過,10歲左右因父親過早去世,無奈被寄養在洛陽三叔楊玄璬家,后又遷往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
出生在這樣一個還算有根基的家庭,楊玉環當然比一般的貧寒子女生活更優越,教育也更優良,不僅能像其他千金小姐一樣學習歌舞,還精通音律,善彈琵琶,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再加上她父母長相不錯,遺傳基因優良,年輕的楊玉環真是生得亭亭玉立,肌膚雪白,身材風韻,令人陶醉心動。
“佳人自有郎來求,緣分到時情自流。”這不,在大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七月的某一天,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作為早已聞名遐邇的美女楊玉環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婚禮上,前來賀喜的達官貴人舉不勝舉,才子、佳人、官員比比皆是。在人群中,有一個人卻對其他女孩并不感興趣,唯獨對前來參加婚禮的楊玉環情有獨鐘,一見鐘情。這個人便是咸陽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見到楊玉環的一剎那,李瑁知道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女孩便就在眼前了。他打定主意后,便立即托媒人向楊玉環表達了深深的愛意。
一個是高貴的王子,一個是美妙的少女,天設一對,珠聯璧合,誰又會拒絕呢。美若天仙的楊玉環高興地答應了壽王的求愛,幸福地嫁給了這位年輕英俊的王子;楹,他們兩人恩恩愛愛,卿卿我我,生活真是甜美異常,令人陶醉羨慕。
天降仙女悖倫理,玄宗愛上靚兒媳
誰也沒有料到,一代天子唐玄宗會愛上自己的兒媳。當然,楊玉環做夢也不會猜到,自己的愛情將被至高無上的皇權給剝脫。盡管自己的丈夫是高貴的王子,但是在皇帝面前也只得靠邊站。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最喜歡的女人武惠妃去世了。這個陪伴玄宗多年的女人,為什么就那么命薄呢,在自己最美妙的年華就撒手西去。她還沒有好好享受和玄宗恩愛幸福的日子,還沒好好欣賞這個鮮花盛開絢麗無比的世界,就被疾病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寵愛的女人去世,盡管后宮還有佳麗三千,倔強的唐玄宗卻茶飯不思,郁悶惆悵,每天晚上對漂亮的女人似乎都失去了興趣。一向懂得揣摩上意的宮中太監,這時便給唐玄宗介紹了一個女人,她不是別人,正是壽王的妻子楊玉環。
唐玄宗聽說之后,便與楊玉環見了一面。這不見不知道,一見心曠神怡。他發現楊玉環真是“此女只應天上有,凡人又能見幾回”,果然生得是“姿質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當即將楊玉環召入后宮之中玩樂一番,真是夜夜銷魂,令人愜意。然而,畢竟楊玉環是自己的兒媳婦,玄宗又怕影響不好,總得找一個長久之計。
宮人又開始出騷主意了,便建議玄宗要想長久占有楊玉環,就得將其與壽王分開,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楊玉環去當道士。接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唐玄宗便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壽王哪里不知道玄宗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呢,但是在天子面前,他又有什么辦法,只能將自己悲苦的淚水吞進肚里,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離他而去,真是夜夜流淚,痛不欲生。
作為老爹的玄宗,想到自己占有兒媳,有些虧欠兒子壽王,便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把韋昭訓的漂亮女兒嫁給了李瑁,并冊立為壽王妃,希望以此減輕李瑁的痛苦,也為自己的私欲遮羞。
解決了兒子王妃的問題后,玄宗真是迫不及待要和楊玉環夜夜廝守,很快就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別小看這個貴妃,在后宮除了皇后,就是貴妃最大。再加上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當時的楊貴妃可就相當于享受實惠的皇后待遇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玉環已忘昔日夫
時間是忘記痛苦的最好良藥;蛟S,對于楊玉環來說,對壽王的愛在玄宗冊立自己為貴妃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消失了。這時的女人,反而不如男人癡情。壽王自此郁郁寡歡,而楊玉環卻是陪玄宗夜夜笙歌,好不快哉。
據《古今宮闈秘記》卷三《得寶子》記載,由于玄宗喜歡音樂,又懂詩詞,便親自譜寫了《霓裳羽衣曲》,在召見楊貴妃時,親令樂工演奏。當音樂聲響起,玄宗便緩緩走向動人的楊玉環身邊,將金釵鈿合插在楊玉環的鬢發上,然后一把緊緊摟住玉環美妙白皙的玉體,對后宮佳麗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楊玉環雖然沒有被立為皇后,但是當時王皇后已被廢黜,因此貴妃也就是實際的“后宮第一把手”了。宮內的人都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實際上也享受到了后位的待遇。當時,嶺南人士進貢了一只美麗的白鸚鵡,這只鸚鵡不僅羽毛豐滿,動作靈巧,最要緊的還能模仿人說話。玄宗和楊貴妃對其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唐玄宗令詞臣教鸚鵡念詩,數遍之后,這只白鸚鵡就能吟誦出來,十分討人喜歡。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這只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上,后來天空中飛來一只老鷹,無情地將“雪花娘”啄死了,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于御苑中,稱為“鸚鵡冢”。這只鸚鵡的死去,似乎正預示著楊玉環以后悲慘的命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玄宗對于楊貴妃的寵愛超過了任何宮女妃嬪,只要哪一天沒有玉環相伴,他幾乎是魂不守舍,難過異常。對于楊玉環的任何要求,他是全盤答應,哪怕是派人到天上去摘星星,去河里捉鱷魚,玄宗也是盡力討好。
由于楊貴妃喜歡詩詞和音樂,當時有名的大詩人李白則擔任了御用詞人一職,也就是翰林供奉,而大音樂家則為御用作曲家和演奏家。杜甫有一首詩寫道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里面寫的“君”就是李龜年,他就是皇帝的御用作曲家。據史料記載,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夏的一天,玄宗皇帝剛剛和楊貴妃從華清池里洗完鴛鴦浴出來,正在宮中花園里觀花賞景,兩人沉浸在行樂逍遙之中。美景,美人,就差美詞了。于是玄宗立即召見大詩人李白前來寫詩。李白醉眼蒙眬、似醒非醒地來到園中,欣賞著美景佳人,默默沉思吟詠。玄宗見李白遲遲不動筆,便問何故,李白說要高力士親自磨墨脫靴興更濃。高力士雖然心里不服,但為了討得玄宗歡心,也只有在一旁小心侍候。
在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之后,李白還真是文思泉涌,搖頭晃腦,手執毛筆一揮而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楊貴妃見到這樣一首好詞,心中自然高興,便破天荒地給李白斟了一杯酒,對其大力鼓勵與表揚。李白受寵若驚,很快又喜滋滋地疾書了第二首、第三首。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玄宗閱過李白的詞,贊不絕口,遂命高力士將它交給梨園譜曲供貴妃日后舞唱。幾天之后,李白的清平調已被譜成新曲。于是乎,楊貴妃邊唱邊舞,當唱到第二首“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時,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齊聲稱贊:“娘娘唱得聲情并茂,即使那漢宮趙飛燕也是望塵莫及呀!”而坐在一旁欣賞的唐玄宗更是被玉環的美妙歌聲勾住了魂兒,心里格外暢快,像一縷春風吹進心田。
除了與楊玉環有共同的音樂愛好,請詩人、作曲家給其譜曲、寫詞外,唐玄宗在生活上對楊玉環更是關懷備至,有求必應。由于楊玉環喜歡吃荔枝,但是當時的荔枝產于南方,保鮮很困難,采摘后“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香味盡去矣”。因此,為了讓自己的美人吃到新鮮的荔枝,唐玄宗便動用千里馬運送,有時為運送荔枝累死幾匹烈馬。著名詩人杜甫還寫了一首《過華清宮》絕句作證:“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人得道受寵幸,雞犬升天顯威風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由于楊玉環受到唐玄宗的極度寵幸,她的三親六戚自然也被皇帝看重,不僅分封了大官,還被皇帝賜予了不少財產。譬如楊貴妃的大姐便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政府還給他們各贈脂粉費十萬錢。
特別是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國夫人》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宛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玄宗見其美麗,也一并收入懷中,極盡寵幸,夜夜交歡。
除了自己的姐姐被皇帝關照外,楊玉環的兄弟也均被贈予高官,甚至她的遠房兄弟楊釗也受到了優待。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在成都時給人當下手謀生活,后玉環得勢后,他因善計籌,玄宗竟賜名國忠,身兼度支郎中等十余職,幾乎操縱了朝政。
當唐玄宗游幸華清池時,常常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加。另外,除了得到玄宗的賞賜與封官外,楊玉環的家族還與皇帝扯上了更為親密的親戚關系,她們楊家一族竟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真正成了高貴的皇親國戚。
爭風吃醋還任性,兩次出宮兩次回
女人一旦被某人專寵,便會尾巴翹上天,耍起小脾氣來。這不,楊玉環也沒有擺脫這個怪圈。由于唐玄宗對其恩愛有加,楊玉環便開始奢望自己一人獨占這個男人。但是,對于帝王來說,當然是體味更多的美女為好,玉環想獨占這又是多么不現實的事呢。
正史《舊唐書》記載:“五載七月,貴妃以微譴送歸楊銛宅。”《新唐書》卷七十六記載:“它日,妃以譴還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余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天寶五載(公元746年)七月,由于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便被玄宗譴歸回了娘家。但是,當貴妃真被攆出宮后,玄宗又開始想念起這個美人來,真是飲食不進,思緒惆悵。一向懂得揣摩上意的高力士,又兩邊討好,出主意將楊玉環接了回來。楊玉環回到宮中后,特別聰明,立即下跪,并當面道歉認錯。唐玄宗看到可憐的美人兒,哪里還有什么氣呢,一把擁住楊玉環在臉上啵啵地親了好幾遍,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像這樣的例子,據史料記載一共出現了兩次。比如第二次,《舊唐書》就詳細寫道:“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貴人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膚是父母所有。’貴人乃引刀剪發一繚附獻。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此段寫得很明白,楊玉環第二次招惹唐玄宗生氣了,玄宗又要攆其回娘家,這次楊玉環耍聰明了,便立即跪下哭泣著說,妾真是不懂事,又惹陛下生氣了,本來罪當萬死的。但是,我的一切都是陛下您賜予的,沒什么可留下,但是頭發卻是父母給的,因此我只有將頭發剪掉獻給陛下您,希望陛下保重。楊玉環這么一說,頓時感動了唐玄宗。玄宗氣也消了,一把摟住自己的愛人,還賠禮道歉:“都是朕不好,都是朕不好,讓美人受委屈了。”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