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點擊英!课赫鳎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征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
簡介: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18歲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征扣住不發。唐太宗催了幾次,魏征還是扣住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說:我聽說,把湖水弄干捉魚,雖能得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就...
簡介:一、投奔瓦崗寨輔助唐太宗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館陶(今屬河北)人。 其父親魏長賢精通文史,博學多才,曾做過北齊著作郎,后因直諫朝政,貶為上黨屯縣令父親正直倔強的品質,對青少年時代的魏征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一,然而...
簡介:一提起魏征,很多人想到更多的是他敢于觸龍顏的勇氣,是他忠言直諫的坦誠,是他關心民生的責任。魏征確實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硬骨頭。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像魏征這樣敢于在皇帝面前直陳他的錯誤,而又不惹...
簡介:第一節 孤貧少年大器晚成 在唐初貞觀(627649年)年間,有一位大半生經歷復雜坎坷,但在最后的十六七年間卻與唐太宗結下特殊君臣關系的重要歷史人物。他既參加過推翻隋王朝的農民起義,也參與過與李淵、李世民爭奪天下的幾個不同軍事集團。武德(618~626年...
簡介:魏征(580~643年),字玄成,魏州典城(今河北館陶)人。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學家,曾官至相位,進封鄭國公。 魏征不但以諫諍流芳千古,而且在廉政愛民方面也堪稱楷模。 一、安民 隋末唐初,由于連年災荒和戰亂,中華大地曾一片蕭瑟。據史載,當時從洛...
簡介:公元626年,即玄武門之變那一年,李淵主動傳位給李世民,自己當了太上皇。李世民當上皇帝,即唐太宗,改元貞觀,次年為貞觀元年。從此,唐朝開始了興旺發達的歷史。 唐太宗雖然出身于大貴族家庭,但是他親自參加了推翻隋朝的斗爭,親眼看到強大的隋王朝被農...
簡介:魏徵不斷勸諫唐太宗節儉戒奢,愛惜民力,他在生活中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官至宰相,仍然保持非常樸素的作風,居住的房屋又舊又小,唐太宗幾次要為他建造新房,都被他拒絕了。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魏徵由于操勞過度,一病不起。唐太宗派人探視,并...
簡介:唐太宗早就聽說魏徵的才干,便任命他為諫議大夫。 太宗求治心切,不時單獨召見魏徵,在他的寢宮商議政事。魏徵感激太宗對他的特別恩遇,總是毫無保留地道出心聲。由于魏徵的建議切實中肯,深合太宗的心意,不久被提升為尚書右丞(尚書省的官員),依然兼任諫...
簡介: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縣人。他從小就是一個孤兒,落魄失意,但志向遠大,學貫古今。 隋末天下大亂,魏征假托出家做了一名 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響應李密,命魏征主管文書。李密每次接到元寶藏的文書,總是稱贊不已,后來聽說是魏征所寫,立即將他召來...
簡介:帝王時常都愛包裝自己,李世民也不例外,總想天下人天天都念著他這個皇帝,用封禪給自己打廣告,宣傳自己!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大唐王朝終于度過了創業的艱難和立國之初的災荒,再一次迎來了豐收之年。各地方的負責官員上表,要求李世民進行象征皇帝威...
簡介: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君唐太宗李世民病危。這時他五十二歲,已經做了二十三年皇帝。 盡管他是封建帝王之中的佼佼者,但也不能免俗。剛進晚年就十分怕死,也許由于積勞成疾,久病不愈,所以從貞觀二十一年開始,他就命百事決于...
簡介:魏征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著的時候,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主動結成親家;魏征去世的時候,唐太宗廢朝五日,親筆 撰寫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的變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長子魏叔玉的婚約,...
簡介:魏征 投奔瓦崗寨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魏州曲城(今屬山東)人。父親魏長賢精通文史,博學 多才,曾做過北齊著作郎,后因直諫朝政,貶為上黨屯縣令。父親正直倔強的品質,對青少年時代的魏征產生了很好的影響。然而由于父...
簡介:《忠諫人生魏征》 《忠諫人生魏征》序言 第一章 博通經史、學兼文武的家風 第二章 在兵荒馬亂中出生 第三章 父親的言傳與身教 第四章 聰明機靈的小諸葛 第五章 半耕半讀的生活 第六章 云游四方的道士生涯 第七章 投身李密,英雄無用武之地 第八章 陷身竇建德...
簡介:諫議大夫楊政希任職兩年余,沒有進諫一言。太宗李世民失去耐性,撤銷了他的職務。 御史中丞孔道輔說:侍郎魏征剛直敢言,可補楊政希之缺!在孔道輔力薦下,魏征被啟用。 早朝,魏征第一個上奏:皇上,下臣要彈劾一人,為政失職,應加以懲罰。 李世民臉有喜色...
簡介: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常以這三種鏡子約束自己,以免犯錯誤,F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寶貴的一面鏡子。這是唐太宗李世民對魏征的贊美,魏征的忠言直諫在歷史上傳為佳話,被譽為帝王的鏡子。 魏征 魏征出身...
簡介:其實,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封建社會,魏征的成就與當朝天子李世民的知人善任是絕對分不開的,畢竟是這位大唐帝主給了魏征 以報國有門的機會。我們所銘記的關于魏征的那些據理力爭、勇于進諫的故事,關乎的,是一個名叫李世民的王朝。...
簡介:出關 唐 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然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粵,憑軾下東藩。 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簡介:魏征平生致力于朝綱肅正,吏治清明,不遺余力地反對告訐,臨終之前,猶留下去邪勿疑,任賢勿貳,可以興矣的遺言。唐太宗頭腦比較清醒,頗能兼 聽納下,以杜讒邪。特別在貞觀初期,他打擊讒人告訐,態度是相當堅決的。一些人多次造謠中傷,誣告魏征,都未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