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眾所周知,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在其詩作當中,有一首實在太美了。...
簡介:外國詩人評論中國歷史上的詩人,寫景總愛些悲秋,秋天草木凋零確實是一件悲傷的事,因為中國的文人最喜歡的借物喻人,在人生失意的時候恰逢秋季,雖然境遇悲苦但逆境中仍能看到希望,所以好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簡介:東坡印象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相貌。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不同版本的蘇軾畫像,這些畫像雖然千差萬別,但有幾個共同的突出特點: 第一,身材魁梧高大,有的畫像著意突出表現其肩寬背闊、大腹便便; 第二,頭戴高高的子瞻帽,濃眉大眼、鼻直口方; 第三,臉型長...
簡介:蘇門弟子知多少 蘇軾是大宋300年最有才情的人物,他的名聲絕對不是吹出來的。這個人是實實在在地有才,太有才了。 他因為文章列入唐宋八大家,因為書法名列宋四大家。他的詩是繼李白和杜甫之后的一位大家,他的詞開創了豪放一派。 他一生經歷仁宗、英宗、神...
簡介:第三節 一種生活方式拉上帷幕 古人早說過,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年邁的蘇東坡依靠詩歌、酒精和對生命的渴望抵抗命運的荒誕。然而,半醉半醒之際,仍然會有一絲傷痛爬上心頭,像是年代久遠而彌足清晰的初戀記憶,揮之不去。那就是鄉愁。對他來說,...
簡介:第二節 啊,海南 即便是今天,孤懸南中國海的海南島也是一個遙遠的地方。而在蘇東坡的宋朝,簡直就是神秘恐怖的月球。 那個在東京城里冷笑的人就是章惇,他不能容忍蘇東坡過得“這般快活”——在小人眼里,你蘇東坡已經貶謫到化外之地了,居然還“春睡美”,...
簡介:第一節 比南方更南 希臘先賢說人不可能第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人卻可能第二次陷入政敵的同一個陷阱。1093年,與蘇東坡相關的兩個女人去世了,一個是他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王閏之,一個是太皇太后。王閏之死后,蘇東坡的晚年更加孤寂,而太皇太后的死...
簡介:第二節 小住揚州 揚州是江南的另一座美麗城市,它的精致與優雅,絲毫不亞于杭州。它們相距不遠,如同江南這篇錦繡文章的兩個華彩段落彼此呼應。 揚州從來也是文人的揚州,唐人對它的贊賞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游人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俗語則認為...
簡介:第一節 十五年后的跳珠 蘇東坡再一次見到西湖煙水,是在距上次離開它15年之后。結束黃州的貶謫,蘇東坡曾任過登州太守,后來又調到首都任中書舍人。神宗皇帝死后,年輕的哲宗繼位,攝政的太后對蘇東坡兄弟十分欣賞,兄弟二人由此身居要職:蘇東坡是正部級的...
簡介:第四節 朋友來了有好酒 像蘇東坡這樣的性情中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和崇拜者。不僅因為他的才華和名氣,比才華和名氣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情。這是一個真性情的趣人,如果他沒有朋友,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友誼一說。 蘇東坡寫過一篇《方山子傳》,記述了一個很...
簡介:第三節 赤壁明月 到黃州剛滿一年時,蘇東坡填了一首詞,詞曰: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這首《西江月》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詩人內心的秘密:那是一種貶謫后的...
簡介:第二節 生活的藝術 中國文人沒有幾個不喜歡蘇東坡的,除了他才華橫溢的詩、詞、文和書畫,更重要的是他達觀的性格。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總能安之若素,從中尋找出生活的樂趣。于他,生活是一種藝術,一種盡可能再舒服些的藝術。 “烏臺詩案...
簡介:第一節 烏鴉帶來的噩耗 民間認為,烏鴉是一種不祥之兆,它們那黑色的羽毛和尖厲的叫聲,往往意味著死亡、衰敗和疼痛。仿佛正是為了和這種民間觀念相吻合,北宋帝國最高紀檢與司法機關——御史臺——的辦公大院里,幾株高大的樹上落滿了烏鴉,以至于人們把御...
簡介:第六節 徐州的浸潤 蘇東坡在徐州太守任上比在密州太守任上稍長,大約有兩年多。這位已經40多歲的中年人,自從深受時人敬愛的歐陽修去世后,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文壇領袖,于今,也有好幾年的時光了。 徐州的條件遠比貧困的密州要好,更重要的是,蘇東坡赴任之...
簡介:第五節 密州的超然 人生的琴鍵就像驛路上一個接一個的長亭短亭。離開了杭州,蘇東坡的下一站是山東密州。與杭州的幸福相比,密州是另一種迥然不同的境界,蘇東坡自己把它定位為:超然。 接到朝廷的調令是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蘇東坡被調到山東密州做...
簡介:第四節 杭州的幸福 蘇東坡去世20多年后,金人南下,北宋帝國像一座被淘空了的大廈轟然倒塌。幸得康王趙構南渡,幾經周折,終于在今天的杭州建立政權,史稱南宋。而杭州作為南宋帝國的首都,改名臨安。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
簡介:世界上最窄的路無疑就是仕途,用萬馬千軍過獨木橋來形容也不算為過。古往今來,概莫能外,我們的主人公蘇東坡先生的時代,自然也如此。 到京城半年后,朝廷任命蘇洵為秘書省校書郎,這是一個從八品的比芝麻還小的小官,蘇洵對此憤怒而傷心,拒不就任。到了第...
簡介:第二節 在路上 眉山安鎮鄉可龍里有一眼井,名叫老翁井。據說,月明之夜,常常有一個白發老人孤獨地坐在井欄邊,當有人走近時,他立即消失在幽深的井水中。老翁井之側,是蘇家的祖塋,蘇東坡的祖父以及更老的先人們大多長眠于此,F在,他將在這里安葬母親程...
簡介:“學而優則仕”是一句古老的套話,卻也是中國歷史的不刊之論。通俗地說,除了極少數生性淡泊,向往隱士生活而立志要做世外逸民者,絕大多數讀書人都希望“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不過,即便真有一肚子學問,要想成功地向帝王推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介:第五節 開封的肖像 與大名鼎鼎的蘇東坡相比,孟元老算不得名人。通常意義上,他的那部回憶錄式的《東京夢華錄》只出現在供大學本科以上的專業人員閱讀的文學史。他生活的時代比蘇東坡稍晚,差不多要等到蘇東坡去世,他才降生。因此孟元老很不幸地目睹了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