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宋慶齡的戀情故事:相守10年相差27歲的戀人
- 發布時間:2018-01-02 21:08 瀏覽:加載中
次
-
一對相差27歲的戀人,相守10年后,永隔陰陽。他們短暫的愛情卻深刻、雋永。
而獨活在人世間的女子,在之后56年的寡居歲月里,堅持了對愛人和對革命的忠誠,迸發出堅韌的光和熱。
這就是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
他們的愛如同一首情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 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 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檔案
孫中山(1866~1925)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愿,將陵墓永久遷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宋慶齡(1893~1981)
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享有崇高的威望。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引子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29歲,她2歲。她還是一個嬰兒,被他抱在懷里。他開玩笑的說要做她的教父,她咿咿呀呀地學語,用純真無暇的眼睛望著年少俊朗意氣風發的他。
再見面的時候,他47歲,是聞名世界的革命者;她20歲,是熱血澎湃的青年。但同時,他也是一個遠離家庭、風華不再的男人,她卻如初生的蓓蕾,正盡情吐露著芬芳。年齡的差距并未阻撓他們因為革命信仰而相愛的心靈。熱戀的火焰在相差27歲的兩顆心中燃燒。
這段戀情被女孩的家人知曉之后,憤怒的父親將女兒軟禁起來,逼她嫁給年輕的富家子弟。夜半時分,女兒從陽臺爬下,從上海逃往日本,在抵達的次日火速閃婚。從此十年,沒有分離。
但這短暫的十年晃眼一過,便是生死永隔。他去世的時候,她才32歲,正處在像一朵白玫瑰怒放的年紀。但她只能穿上遺孀的喪服,孤獨而堅強地同背叛她亡夫遺愿的偽革命者和她的家庭作斗爭。
在俄國,生活的艱辛和家人的造謠中傷讓她身心疲憊,幾次病倒。但她的意志力支撐著她堅持下去。她把自己鍛煉成一個革命者,終生保持了平靜安詳的性格,在政治斗爭的狂暴中,她好像是爐火里的一朵白玫瑰,永遠嫻靜而熱烈。
她寡居了56年,從不為第二個男人展開笑顏。直至暮年,經歷了無數大風大浪,她仍然保留著美麗而優雅的風度。她精心整理的頭發總是一絲不亂的攏在腦后梳成一個髻,彎彎的眉眼里寫著堅毅與和善,白嫩的臉上永遠掛著笑容。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優雅的貴族,很少人能想象到她所經歷過的是怎樣危險重重又毫不畏懼的人生。
這就是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別樣的幸福和美麗。
在漫長的獨居歲月里,宋慶齡總會反復追憶和孫中山相伴的十年光陰:每天晚上他們一起讀書、看報和聊天。偶爾在家里放一部電影看,或者在他們上海住宅的花園里的草地上打槌球。只要孫中山一揮動木槌,把慶齡的球打到草地邊上,這個美麗的女人便撒嬌似的轉向看球的人們大聲喊道:“小心這個布爾什維克!”
在宋慶齡晚年的時候,埃德加·斯諾問慶齡,她最珍視的成就是什么?她毫不遲疑地回答:“是我對孫博士的忠誠,自從與他相遇之日起直到他逝世,至今我仍然忠貞不渝。”
第一章 孫中山和宋家的相交
1.十字架下的結交
1915年10月的一個清早,上海法租界內一間普通洋房走出了一個清秀美麗的女子,她身著職業女性常穿的月白色套裝,提著手提包,輕快地向巷口走去。初看來似乎就是一個去上班的普通女子,但實際上,這個叫做宋慶齡的女子正在進行一場私奔的計劃。這看起來只是一起普通的私奔事件。在生猛的民國,私奔事件每天都在發生。但是這起私奔事件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梢哉f,這場私奔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面目。因為私奔的女主角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宋慶齡。但是來接應她的卻不是孫中山。這其中有怎樣的故事呢?還要回到宋慶齡的父輩說起。
1894年的上海,隨著大批傳教士和外國商人的涌入,這個原本散發著神秘東方氣息的城市已不再那么幽閉和陌生。而許多傳統的上海面孔也漸漸被西方審美改變。一個平常的午后,一對中國傳教士夫婦從家中出來。太太穿著進口的絲襪和高跟鞋,先生叼著雪茄,坐在小轎車里飛快地掠過街面。他們懷里抱著的《圣經》,還有車上剛從西藥房買來的阿司匹林,都貼上了舶來品的標簽。小轎車穿過從兩旁梧桐樹上灑落斑斑陽光的林蔭道,停在租界區的衛理公會穆爾教堂門口。
搶在這對胖胖的、面容和善、衣著傳統的傳教士夫婦之前下車的是一個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孩童的天真稚氣被與她年紀不符的驕傲和不屑所沖淡。她搶在爸爸媽媽之前走進了教堂。這便是當時尚年幼的宋靄齡和父母宋查理和倪桂珍。
宋查理出生在海南,年少時混在水手群中前往美國,被好心的船長收養,又送他上公會學校,希望他學成之后能夠回中國傳教。若干年之后,他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卻不安心只做一個受到主教控制的窮牧師。他以印刷宗教圖書為名,逐步發展自己的事業。精明的生意頭腦、一口流利的美國南方英語,外加談吐中常能引用《圣經》典故,讓他在和外國人的交易當中如魚得水。當他的出版商地位確立之后,他又出任了面粉廠的經理、股東,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買辦,專替外國人在中國做生意,并從中獲取大量利潤。經濟上的發達,又使得他對政治感起興趣來,打算精心策劃,大干一番。
精心打理生意之外,他對基督教的信仰仍然熱衷,每周都會到穆爾教堂做禮拜。
衛理公會的穆爾教堂是公共租界首屈一指的大教堂,所以這里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也變成了信教者的交際場。宋查理跪在十字架下虔誠禱告后起身,便有人介紹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給他認識。
這位男子身型矮小瘦削,面容堅毅,眼中卻流露出一種理想主義者的光芒,令人望而生敬。他用略帶廣州方言的口音向宋查理介紹自己——姓孫名文,字中山,號逸仙。
同樣的鄉音讓宋查理略有些激動,二人聊了幾句,更是發現他們所使用的都是通俗口語英語,都曾在國外受過教育,又同是基督教徒。宋查理立刻邀請孫逸仙一起用餐詳談。
宋查理了解到,此次孫中山取道上海,是為了前往天津向李鴻章當面陳情,要求改革舊制。其他抨擊朝政的人為逃避殺身之禍,只敢寫寫匿名文章。而孫中山卻打算“犯上直諫”,實在具有超人之勇。宋查理許諾會將他給李鴻章的書信登在艾倫博士的《萬國公報》上。
幾個月后,孫中山無功而返。但是他發表在報上的言論還是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孫中山力稱,社會改革已經毫無希望,組織新的政治運動的時機日漸成熟。按照秘密社團的道路走下去,便可踏上革命通途。
自此,孫中山就成為宋查理家中的?。經常在宋家書房里召集秘密會議。而每當他去其他國家籌款和演講時,宋查理也總會給他通風報信,并解囊資助。
當時,宋靄齡和宋慶齡都還是幼兒。孫中山喜歡逗弄她們,讓她們喊自己教父。宋慶齡還不會說話,咿咿呀呀地只會笑。宋靄齡則已經從父親那里聽過太多對孫中山的贊譽,對他充滿崇敬和畏懼。敏感的宋靄齡還問父親,為什么孫中山一來,你們晚上就通宵在書房里聊天,都不睡覺?
宋查理笑而不答。因為他們正在密謀的是一場針對清政府的武裝起義運動。
1894年8月1日,中日戰爭打響。孫中山急需建立一個更廣泛的政治組織和資金網。他委托宋查理隨時通報形勢,自己前往夏威夷,聯絡人員、籌集資金、組織興中會。直到1895年夏天,他總共召集到153名志士,并且獲得了秘密幫會三合會的支持。孫中山認為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他選定農歷九月初九,即公歷10月26日,讓秘密幫會的成員在香港集結,偽裝成普通乘客坐船前往廣州。他們將槍支藏在標著“波特蘭”水泥的圓筒里,一同運往。上岸后,這些雇傭軍將伺機潛入軍政大臣家中,控制清廷要員,直到起義成功。
但是起義前兩周,興中會成員之一朱琪把消息泄露給了家人。他哥哥擔心全家都被牽連進去,決定向官府告發。
廣州的滿清當局接到舉報之后,還不相信孫中山能成大氣候。但是保險起見,他們還是派出了密探和軍隊。香港警方也完全掌握了他們策劃中的陰謀。當他們的渡船靠岸后,大批清軍已經在碼頭嚴陣以待;靵y中,50名起義者被捕。
在廣州的其他地區,清軍襲擊了興中會的藏身之處,俘虜了一批起義者,繳獲了槍支、制服和起義的旗幟。孫中山躲藏到一位中國基督教牧師的家中,再男扮女裝,乘一頂遮得嚴嚴實實的轎子逃往澳門,再登船去香港。
起義失敗了,孫中山也成為了逃亡者。但這場起義也并非毫無成果。一夜之間,孫中山成了著名的反清志士,揚名國內外。當他在日本上岸后,發現日本人已經獲悉廣州事件的詳情,并把失敗了的起義鄭重其事的稱為“革命”舉動。他仿佛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其后16年,孫中山一直在逃亡中。他理了個西式短發,蓄起胡子,穿上了像樣的西裝,如同一位尊貴的日本外交家一樣,踏上了在世界各地游說、尋求支持的道路。在他的奔走下,贊助人和追隨者多了起來。
而宋查理所做的,則是源源不斷地為他提供足夠寬綽的旅費和交際費用。除此之外,他那中美合辦的印刷所里,也在秘密出版革命刊物,為他們的事業提供著思想指導。
1896年,孫中山到達夏威夷。他的哥哥孫眉已經舉家遷移到那里,跟他們一塊兒的還有孫中山的原配妻子盧慕貞。他們兩人是在老家奉父母之命成親的。這次重逢,他們有了第三個孩子。安寧的生活讓孫中山不由自主放松了警惕。
一次他出外照相,其中一張照片落入清政府密探的手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身處危險之中,仍舊四處活動。一次前往英國的旅行中,他被幾個密探盯上了。三個膀大腰圓的探子將他軟禁起來,準備將這位倒霉的革命家帶回中國,接受殘酷的刑罰。
孫中山想盡一切辦法要通知自己在英國的朋友,他跟外界的唯一紐帶就是那個給他送飯的英國雜役。雖然雜役拒絕替孫中山送信,但卻把孫中山的情況告訴給公使館的英籍管家夫人。這位精明能干的女人替孫中山把消息告訴了康德黎博士,而博士又把消息透露給了倫敦各家報刊。第二天一早,公眾要求釋放孫中山的呼聲震耳欲聾。外交部采取行動,要求中國公使館釋放私捕的人質。
從一大群看熱鬧的人中間,孫中山被帶了出來,用雙輪雙座馬車送往警察局偵查處。他又獲得了自由。
孫中山再一次聲名大噪,他的名字傳遍了全世界,各家媒體紛紛要求采訪他。他在英國出版了一本名為《倫敦蒙難記》的回憶錄,用以宣傳自己的革命主張。這本書再版后,宋查理也以極其慶幸的心情在國內散發。
在以后的八年里,孫中山又先后策動了幾次起義,但無一成功。但是他的名字卻成為國內最響亮的聲音之一,他的故事和事跡也日復一日的在宋家孩子們的耳畔被傳說。
2.孫文的政治軌跡
孫中山祖居珠江三角洲上的翠亨村,鄰近澳門。父親是村里的更夫,一輩子勤儉本分。19世紀70年代,他的哥哥孫眉隨廣東移民漂洋過海,到了夏威夷,受雇于人,種植水稻。他用積攢下來的錢開了一家店鋪,悉心經營,逐漸購買土地,擴大家業。家里受他接濟,生活也改善了許多。
1878年,孫眉回國完婚,給弟弟講了許多關于島上生活的故事。聽到當地國王治下的臣民享有在中國聞所未聞的自由,讓年僅12歲的孫文神往不已。幾個月后,他隨哥哥遠渡太平洋到夏威夷去,進入英國圣公教會在檀香山開辦的學校讀書。
英國教師的授課讓孫文大開眼界,他從四書五經中跳脫出來,了解到宇宙和自然的法則。但是,他也逐漸感到舊中國的沒落和殘敗,憤然而生振興祖國之愿。但是如何挽救一個被壓迫在三座大山下的封建國家,西方教育并不能指出一條陽光大道。孫文的心中卻從此埋下了革命的種子,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廣泛地交流。三年后,他的英文成績為全班之冠,獲得夏威夷王加剌鳩的親自頒獎。1883年,他進入夏威夷最高學府奧阿厚書院求學,逐漸對醫學、政治和基督教發生興趣。僅僅一年的教育,一洗他身上傳統中國鄉土氣息,讓他有了基督徒的做派。
哥哥孫眉讓他到夏威夷讀書,本來是希望他學好英語和經濟能夠幫自己做生意,沒想到弟弟竟然對“異教”產生了濃厚興趣。兄弟幾次激烈的爭吵過后,孫眉讓孫文退學回國。
此時的孫文雖然留著長辮子,穿著中式長袍,但是他的骨子里卻充滿了與鄉村世俗觀念迥異的西方思想。當他乘坐的小船快到國門時,被攔阻在一個無名小島上,船上人輪番接受清兵的盤查,直到把腰包掏盡才得入國門。未滿17歲的孫文對此憤慨地嘆道:“真乃腐奴誤國,荼毒蒼生!”
他回到翠亨村后,看到的還是一個苛捐雜稅繁重的中國。村民保守,私塾教學仍然沿襲舊規,背誦強記。他常和孩子們講述太平天國、拿破侖和華盛頓的革命事跡,或者同密友陸皓東討論救國之道。他見村里的道路無人修繕,寺廟里卻香火不斷,十分憤慨。在為村上筑路裝燈后,他又在一個晚上,潛入廟內,推倒佛像,踢翻香爐,破除迷信。這件事在翠亨村引起軒然大波。孫文的父母為了息事寧人,拿出十兩銀子來修復神像。而孫文見在家鄉待不下去,于是第二次前往香港繼續求學。
這一回,他如愿進入西醫書院學習醫學。他年輕的頭腦里充滿了狂熱的思想,行動所表現出的熱忱具有超凡的魅力,總是吸引一大批激進分子到他身邊。他花大量時間在聽政治演講、討論時政上。他逐漸意識到:中國必須改革,腐敗必須根除,社會必須重振綱紀。
畢業的孫文因為沒有葡萄牙文憑,被趕出澳門。他回到廣州行醫,一連開辦數家藥店,成日配藥,主治外科。但是人的疾病有藥可醫,國家的頑疾卻無法割除。此時他還沒有完全下定革命的決心,對清廷仍有幻想。他還想做最后一次嘗試,通過上書大學士李鴻章,渴望在政府中謀得一個顯要職位,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但此時中日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李鴻章成天忙于外交,并沒有時間去聽取南方一個草藥醫生的空論。孫文在天津干等了幾天,轉而回到上海。不久后便在宋查理等人的資助下,流亡海外。
在幾次失敗的起義之后,武漢起義成了震驚中國的一場歷史性的戰役。但是武漢起義的成功卻是一場意外。1911年10月9日,一枚用于斗爭的土制炸彈不慎爆炸了。警察趕到現場,搜查出了文件、臂章、旗幟等證據。起義者們被逼上絕路。四個營的部隊驟然嘩變,控制了該市。湖廣總督則逃到長江上的一艘炮艇避難。三天后,起義者們成立了一個臨時共和政府。幾個星期后,一省接一省相繼起義,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
革命爆發時,孫文正在美國。他從報紙上看到自己名列有可能當選中國的新領導人的名單上。他的追隨者們認為,雖然起義不是在他的領導下進行的,但是滿清統治得以推翻,正是他的鼓舞所致。
1911年12月25日,孫文回到上海,受到凱旋式的盛大歡迎。迎接的人群中就有宋查理以及日后成為他秘書的宋靄齡。宋氏父女陪著他來到南京,他再次受到極其熱烈的歡迎。被一致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但僅一個月后,他就辭去總統職務。
當時清政府做垂死掙扎,將已故的慈禧太后手下的軍機大臣,狡詐的袁世凱重新召回朝廷。袁世凱是實力派,握有兵權,背后還有英國的支持。在他的控制下,北方幾個省份策劃了多次暴動,然后靜觀其變。這些舉動讓孫中山和列強們看到,沒有袁世凱的北洋軍閥和警察的合作,單憑孫中山等革命者的力量,是不可能將這些暴動鎮壓下去的。
孫中山的同盟會并沒有強大到能夠跟袁世凱抗衡。在他成立了國民黨,將各共和派團結起來之后,仍然不能夠控制局勢,并且遭到幾十個反革命組織的阻撓和反對。
袁世凱又背地里跟他談判,自稱是能安定天下統一中國的唯一人選。他還許諾說,只要孫中山答應讓他繼任當大總統,他立刻廢黜溥儀。
襟懷豁達的孫中山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把中國引向自由的主要任務。他提出讓位的條件是:溥儀退位,袁世凱將政府全部遷往南京。袁世凱接受了。2月22日,溥儀退位。兩天后,袁世凱當選為臨時總統,3月10日宣誓就職。4月1日,孫中山搬出南京總統府。9月,袁世凱任命孫中山為全國鐵路總監。
對于孫中山來說,鐵路總監的職務就像度假一般,月薪三萬大洋,還能到處旅游考察。他堅持讓宋查理和宋靄齡隨自己全國漫游。宋查理被任命為國家鐵道部的財務局長,宋靄齡則當了他的秘書。在孫中山看來,這是對宋氏一家的回報,以感激他們多年來的支持。但是此舉也暴露了孫和宋家的親密關系。
天真的革命黨人還沉浸在改革的幻想中。孫中山認為,修建鐵路是中國擺脫貧困的唯一途徑。他認為美國在借款修成二十萬英里的鐵路后,就一躍而為世界上最富的國家。中國幅員更為廣闊,修建的鐵路也必須更多。但是西方的金融家根本不愿意融資。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切努力都告吹了。
孫中山的沮喪和失望還在于袁世凱很快就暴露出封建獨裁的野心。他想在北方各路軍閥的擁護下恢復帝制,登基稱帝。為了打壓那些反對的聲音,他派出刺客進行暗殺。
當袁世凱開始攬權的時候,宋教仁和其他三位獨立派閣員以辭職相抗。1913年3月12日,刺客在火車站朝宋教仁連開兩槍,讓他整整兩天受到傷痛的折磨,在最痛苦的情況下死去。
這終于暴露出袁世凱的陰險面目,也讓還不成熟的共和派人意識到事情的真相。1913年7月,在孫中山的鼓動下,江西督軍宣布該省脫離北京政府管轄。孫中山緊跟著對袁世凱進行了公開譴責:“其敢僭自稱帝者,全國共討之。”很快他就被解除了鐵路督辦的職務。“二次革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3.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再度會面
孫中山一改之前的懶散,再次以全神貫注的態度投入到“二次革命”中。這時,一直在美國留學的宋慶齡也回國了。
許多年不見,孫中山有些驚訝地看著面前這個體態柔弱、面容堅毅的少女,似乎難以相信她就是多年前,被自己抱在懷中哄逗的小蘿莉。
倒是宋慶齡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去,微笑著說:“孫先生,還記得我么?您當初還說要做我的教父呢。”
孫中山也不禁笑了。他用力握了握宋慶齡的手說:“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真沒想到一轉眼你就長這么大了。這些年來我常從你父親那里聽到你的消息。歡迎你加入我們革命的行列!”
宋慶齡心里微微一震,涌起一股暖流。她的眼中飽含對孫中山的憧憬和愛慕。那是一個少女傾盡全部注意力對她的偶像的熱愛。
宋慶齡也開始為孫中山工作。他們有了較多的時間在一塊兒相處。孫中山發現這個美麗的少女不但和她的姐姐一樣能干,而且對革命有著更真誠的熱情。他們的想法、愛好十分接近,有很多共同語言。孫中山越來越喜歡跟她在一起,特別喜歡聽宋慶齡說她自己的故事。
1900年,宋慶齡跟隨姐姐宋靄齡進入中西女塾讀書,年僅7歲。宋家其他孩子都是圓滾滾、胖乎乎的,唯有她天生就是一副傳統的美人胚子,身材苗條、體質單薄、目光溫柔,時常流露出悵惘而傷感的神情。她總是一個人獨處,像在思考著什么,又像是在冷漠地注視著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家庭。當時宋靄齡已經11歲,是個嚴肅成熟的小大人;宋美齡剛3歲,正是被嬌縱的年紀。唯有慶齡身上并無姐妹們那種飛揚跋扈的氣質。她對待傭人也是態度謙卑,可親可敬。即使對待路邊的窮人也格外有同情心。宋查理總覺得這個女兒和其他人都不大相像。唯有骨子里那種堅定和執著是她繼承了宋家的最寶貴的遺產。
1906年,宋查理去美國探望了留學的靄齡后,拐道去新澤西州一個學校訪問。他很喜歡那里的環境,便詢問校長克拉拉小姐是否愿意接收自己的兩個女兒慶齡和美齡入校就讀。
當時美齡年僅8歲。宋查理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正被清廷的密探監視,一旦被發現有任何逆反行為,就會被施以極刑并株連九族。但只要兒女在國外就讀,他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克拉拉很高興接收這兩個女孩。在她眼中,15歲的慶齡是一個嚴肅認真的姑娘。她總是貪婪地閱讀著成人的書籍。這些書遠遠超出她那個年齡的普通姑娘的閱讀能力。而宋美齡則更貪玩些,她胖乎乎的,像一塊黃油蛋糕。而且她天真又好奇,對什么都想知道——沒有見過的植物、動物,還有外國女孩的香水和化妝品。
一年后,宋慶齡離開妹妹,進入衛斯理女子學院讀書。她如同一株長開了的水仙,正婀娜地散發出淡淡的幽香。但是她的頭腦卻和她的外貌有著不匹配的成熟。她不斷從報紙和父親的來信中了解到中國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在興奮的假想中參與到他們的革命中去。在其他少女還在打扮戀愛的季節里,她從內心深處已經是一名義無反顧的謀反者了。
最吸引她的當然還是所有有關孫中山博士的簡報。她偷偷把貼有他的報紙照片的本子藏在枕頭之下。在她心中深藏的是一個純潔的念頭——孫中山才是中國的希望。
真正的起義爆發之后,慶齡在衛斯理女子學院讀三年級。當她從報紙上讀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激動得跳了起來不能自已。同學都很驚訝地看著這個原本文靜瘦弱的女孩竟然也有如此濃烈的情感。她強烈要求父親寄來一面新的國旗,收到后,她在宿舍里又蹦又跳,大動作地拖過一張椅子,爬上去,扯下墻上滿清舊龍旗,掛上新旗。
“打倒龍旗!高舉共和國國旗!”宋慶齡向前來看她的妹妹美齡解釋道,“這上面五道橫條——紅、黃、藍、白、黑,代表了漢、滿、蒙、回、藏五個民族,象征了我們國家的大團結。”
美齡忽閃著眼睛,對這一切似乎不是很感興趣。她年齡不足,是靠著宋查理的“贊助費”才破格進入衛斯理女子學院的。她跟學校老師年幼的女兒打成一片,每天爬樹賽跑,偷用大人的粉餅和胭脂。她不能理解宋慶齡為什么對新奇時髦的美國玩意兒置之不理,卻對遙遠的中國發生的劇變那么感興趣。
宋慶齡自有其堅定的信念和目標。衛斯理女子學院學生雜志登了她的一篇文章,題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
在許多有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看來,中國革命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之一,是滑鐵盧以后最偉大的事件。中國革命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它意味著四萬萬民眾已經從君主專制的奴役下解放出來。這種專制制度已經存在四千多年;在它的統治下,“生活、自由以及對幸福的追求”都被剝奪了。中國革命還標志著一代王朝的覆滅。由于這一王朝的殘酷壓榨和自私自利,使得一度繁榮昌盛的國度變得貧窮不堪。推翻滿清政府,這意味著摧毀了、廢除了一個風俗極其野蠻、道德十分墮落的宮廷。
五個月之前,我們做夢也想不到會實現共和。有些人甚至對可能盡早建立立憲政府的希望都持懷疑態度。但是,不管是政治家還是勞動者,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內心深處都有反清精神。一切苦難,諸如饑荒、水災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倒行逆施,都導源于暴虐的滿洲王朝及其貪官污吏。壓迫是爆發這一驚人的革命的起因。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現在已經親眼見到正在進行改良,而這在專制統治下是怎么也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在報紙上讀到的中國的剪辮子運動。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除掉了自己的累贅——中華民族的恥辱……無數的其他改革正在進行中……
革命已經在中國實現了自由和平等這兩項萬不可少的個人權利。為了贏得這些權利,無數先烈高尚而英勇地獻出了生命。然而博愛尚待爭取……博愛是人類尚未實現的理想;沒有人類相愛之情,自由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礎;而除非人們彼此情同手足,否則“平等”一詞就僅僅是夢想而已。
宋慶齡把這篇文章剪下,收藏在自己的剪報本里,帶回國。這本剪報里還有許多國外關于中國變革的新聞報道和評論,因此成了孫中山珍視的資料。當他翻閱到宋慶齡自己寫的那篇評論時,越發喜歡身邊這個年輕聰慧的少女。
宋慶齡的到來帶來了一股新鮮活潑的朝氣,驅散了多年來圍繞在他身邊的緊張壓力。讓他短暫忘記了革命的困難、暗殺的兇險、改革的阻力、列強的蔑視,而沉浸在身處春天的幸福中。
而對宋慶齡來說,能跟偶像在一塊兒,猶如夢幻一般。之前一段時間孫中山消沉得令人不安,委靡不振。但“二次革命”一開始,他又恢復常態,策劃、組織、提防暗殺,精神振作,忙碌不休。他有了明確目標,又成為了英雄人物。這和慶齡心目中孫中山博士的形象是相符的,既高大又莊重。
他們沒有意識到,一顆愛情的種子此刻已經悄悄種下,并且迅速地生根發芽。
4.宋家的政治流亡
盡管孫中山投入了充分的精力和財力到二次革命中,但是知識分子的軟弱和經驗不足卻使得革命困難重重。袁世凱派出張勛的“辮子軍”和討袁軍在徐州、上海等地展開激戰,并頻頻得勝。7月28日,黃興見大局無望,離隊出走,討袁軍全局動搖。僅半個月時間,擁袁桂軍龍濟光部攻占廣州。北洋軍李純部攻克南昌。9月1日,張勛武衛前軍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10月6日,國會選舉出袁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國民黨,并驅逐國會內國民黨籍議員。國會由于人數不足而無法運作,不久即被解散。袁世凱從此成為寡頭總統。應桂馨、趙秉鈞不久即被滅口,宋教仁案不了了之。
宋查理此時開始反省自己前一段時間暴露出和孫中山過分親密的關系。這讓行事謹慎的查理憂心忡忡。盡管袁世凱還沒開始對他的家族動手,但是他感到應該去國外避一避風頭。于是,虹口的宋氏別墅被貼上了封條,靄齡、慶齡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子良和子安跟隨父親母親一同來到法租界,登上洪幫的一艘快艇,在江水深處換乘洪幫的輪船,駛向日本神戶。
在上海打拼多年,宋查理深知黑幫的勢力在亂世中的強大。許多白道走不通的路,他們能走。特別是洪幫的勢力尤為廣闊。他們干著不露痕跡的罪行,卻公開以愛國主義為掩護。幫會里頭容納了游民、乞丐、盜賊、暴徒、兇殺犯、短工、江湖藝人、各類工匠、學生和政治流亡犯。在他用金錢打通洪幫的頭目之后,發現自己那些炙手可熱的財產才算真正得到了保護。這也是他畢生都跟洪幫保持親密聯系,并且鼓勵自己的子女、女婿也同黑幫交好的原因。
宋家一家成了政治難民,但是在日本,卻受到當地國民黨領導人的熱情歡迎。他們暫住在孫中山一個有勢力的日本朋友提供的住所,后來搬到離東京稍近的地方,在橫濱一處海邊絕壁上買了一座樓房,可以俯瞰東京灣。這里是外僑上流人士集居的地區。
宋查理和孫中山又恢復密謀舉事的舊業。宋慶齡也在積極學習,把她的全部空暇都投入到黨的機關工作中。
略微令兩人感到尷尬的是流亡人士中還有孫中山多年前因為包辦婚姻在家鄉成親的原配夫人。他們的獨生子孫科已經成人,此時正在美國攻讀新聞專業。而這個備受父親重視和關注的男生比她還大兩歲。
而父親以及和孫中山相交多年的父輩也并沒有告訴她,孫中山除了原配夫人之外,另有妻妾。
孫中山的第一位夫人,也就是原配夫人,名叫盧慕貞。1885年4月,十九歲的孫中山正在學堂讀書,遠在檀香山的長兄孫眉匯了一筆錢回家,除了供弟弟讀書之外,希望父母盡快為弟弟成婚,使其安于家庭生活。母親楊太夫人恰巧有一姐妹嫁在香山縣上恭都外塋鄉,她認為同鄉盧耀顯之女盧慕貞與孫中山很相配,從雙方的家世、年齡、經濟狀況等看,算得上門當戶對,便極力撮合這樁婚姻。但對于孫中山來說,他有志于從事反清革命,生活飄忽不定,所以起先并不愿結婚。再加上他少年時就到檀香山,深受西方婚姻自由思想的影響,對封建禮教一向深惡痛絕。但是因為他一向敬重父母,又把全部重心放在革命上,同時他也根本沒有把婚姻視為像反清革命那么重大,所以對婚姻也就沒有過多違抗,接受了這個身材矮小、自幼纏足、相貌平平、性格內向的舊式女子。
1885年5月26日,盧慕貞在與年方二十的孫中山定親后,不久就結婚了。當時孫家家境已相當富裕,所以,婚禮辦得相當熱鬧。但是,三個月后,孫中山便離開家鄉再赴香港中央書院復學。1887年,他又進入香港雅麗氏醫院開設的西醫書院。他埋首書海,只有在假期才回故鄉團聚,對夫人感情并不深,兩人真正是相敬如賓。隨著時光的流逝,孫中山對盧慕貞了解加深,漸為她孝順、勤勞和賢惠的行為所感動。盧慕貞自幼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由于家庭環境,作為長女,盧慕貞自小勤快,素以孝敬長輩而聞名鄉里,尤擅女紅。在婚后的數年中,每次回家,盧慕貞總為他縫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襪,婆婆楊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盧慕貞之手。盧慕貞與孫中山并非自由戀愛結婚,但也婚姻美滿,生育下了子女孫科、孫延和孫琬三人。
由于盧氏自幼纏足,個性內向,所以孫中山到各處籌募搞革命時,往往不能一同相隨。在辛亥革命前后幾個月,盧氏與二女都在檳城暫居。革命成功后,他們乘船回國,但盧氏無心當第一夫人,拒不見人。
后來孫中山又結識了原籍廈門的香港人陳粹芬。按傳統的說法,她是孫中山的如夫人,即妾。
陳粹芬1873年生于香港,原名香菱,又名瑞芬,排行第四,故人稱“陳四姑”。陳粹芬身材適中、眉清目秀、吃苦耐勞、頗具賢德,由于家貧,父母早亡,未曾讀過書,因而有人說她不識字。由于早年在南洋活動的時間相當長,因而一般被誤認為是南洋人。
1891年的一天,十九歲的陳粹芬在屯門基督教堂,由陳少白介紹她與孫中山相識。初次相見,孫中山即向她表示要效法洪秀全、石達開推翻清朝。出身貧困的陳粹芬深為孫中山的豪言壯語所感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也立志參加革命。不久,志同道合便使孫中山和陳粹芬結成革命伴侶,在紅樓租屋住下,相偕奔走革命,共同籌劃反對腐朽的清政府。這一年孫中山已二十六歲,在西醫書院尚有一年才畢業,孫科就是在此年出世的,以此推算,當為1891年。他們自1891年起相隨十余年,陳粹芬多年來追隨孫中山,足跡遍及日本、新馬一帶,陳粹芬是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初期的親密伴侶。孫中山在日本和南洋從事革命活動時,陳粹芬一直追隨左右。她常常替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革命密函,甚至從事運送軍火等危險的地下工作。孫中山在日本流亡期間她做孫中山的聯絡員,掩護革命同志,在孫中山周圍待了十幾年。后來因患了肺結核,怕傳染給孫中山才不得以離開了孫中山。
陳粹芬與盧慕貞相處融洽,情同姐妹。后來陳粹芬回家后,孫中山的哥哥孫眉特意在澳門給她買了套房子,將她視作家庭成員之一。
但極少數的人才知道,孫中山除了三位夫人之外,還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大月薰。
孫中山于1898年在橫濱的中國城,因為避難,住在一個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家中,這個商人的女兒就是大月熏。年輕的少女因其美麗和單純打動了孫中山的心,1901年孫中山要求大月熏的父親答應把女兒嫁給他,但是大月熏當時才十四歲,而孫中山已經三十六歲了。所以其父生氣地拒絕了。一年后,孫中山直接向這位女孩求婚,兩人在橫濱以簡單的儀式舉行了婚禮,不久孫中山獨自前往東南亞及美國,1905年回到日本看望大月熏一趟,就又離開了。1906年他們的女兒出生了,但孫中山一生都沒有再見過母女一面。
沉浸在情竇初開的幻想中的宋慶齡并不會想到孫中山有如此復雜的情史。一年后,宋查理從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里領回來一個極富經濟頭腦的青年孔祥熙,介紹他同長女宋靄齡成婚;楹,宋靄齡介紹宋慶齡接替她的工作,為孫中山擔任秘書。這個機會讓宋慶齡和孫中山都萬分高興。宋慶齡每天能從電報里得知關于孫中山和革命的任何點滴動態。她不知疲倦地翻譯著每一份文件,希望給孫博士更多的幫助。而孫中山也喜歡看這個美麗嫻靜的少女為革命信仰興奮得滿臉通紅的模樣。他們走得很近,近到男女之間那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之紗即將被掀開。而宋家人除了嘲笑宋慶齡整天工作,不懂娛樂之外,沒人想到這個從來沒有戀愛過的少女會迷上一個比自己年長27歲的男人。
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歐洲爆發,孫中山在東京奔走的進度變得緩慢了,這讓他在重壓之下又顯得消沉了?紫槲鯊娜毡緦懶沤o朋友說:“有人認為他面臨危險,焦急如焚,已經影響到了神經系統。”
對于每一個關心中國命運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暗淡的瓶頸期。1911年的革命曾經為長期沉淪的中國帶來一線光明,而袁世凱的獨裁又讓它重墜深淵。對于已經意味著快要抓住勝利果實的革命者來說,得到了又失去,顯得更為難堪。
情緒頹廢的孫中山更需要有人給他支持。這就是宋慶齡所樂于承擔的工作。她比誰都更加信仰他的革命理論,比誰都相信他的革命前途。他們沉浸在偉大的感情之中,從冬天到春天,親密無間。
宋慶齡行事低調謹慎,她害怕這段感情被家人得知后,會掀起軒然大波。而孫中山也很擔心自己已婚的身份會為宋慶齡造成難堪。就在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段關系時,宋查理突然宣布全家回到上海。他已經在法租界霞飛路買好了一棟磚瓦別墅小樓。法租界算是上海里的法國領土,中國警方不能前來搜查抓人。而掌管上海法國巡捕房的探長黃金榮是洪幫首領。多年來,宋查理幫助洪幫進行書報傳單的印刷工作,為黃金榮幫了大忙。這下有了法租界和洪幫的雙重保護,他們全家在上海安全了。
父母都要回去。新婚的姐姐姐夫也要回上海。宋慶齡不可能一個人留下。
“我在東京還有工作。”宋慶齡固執地跟父母解釋著。宋查理說:“你的工作在上海也能做。而且對我來說,你的安危比革命更重要。”倪桂珍則掛著眼淚說:“難道你就忍心看我們孤獨地在上海老死?”
宋慶齡猶豫了。妹妹美齡,弟弟子文、子良、子安都還在美國讀書。長姐出嫁,不常在娘家。父母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終于在她帶著對家人的掛念和對孫中山的不舍,登上了回國的輪船。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