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孫權給三國曹操送了1個禮品,那件禮品可使三國曹操很不開心,不僅沒有笑反倒氣絕身亡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簡介:三國時候形容曹操都說此人愛才,但是又疑心特別重,華佗說要為其做開顱手術,他就把華佗殺了,其實放在今天,要是沒有找到個極度信任的醫院和大夫誰敢隨便把自己的腦袋交給別人。要論疑心病其實每個主帥都有,孫權也有這方面的毛病,而且還挺嚴重基本他的每一...
簡介:所謂金陵王氣,恐怕是始自這位吳大帝。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主孫權自京口(鎮江)徙洽秣陵,翌年筑石頭城,稱建業;黃龍元年(229年)又自武昌徙都于此,開始南京為六朝古都的第一朝。 在三國魏蜀吳三主中,曹操沒當過一天皇帝,劉備只可憐巴巴地過了...
簡介:【點擊英!繀谴蟮蹖O權(公元182-公元252年),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其父孫堅曾被封為烏程侯、破虜將軍,他的哥哥孫策也被曹操上奏封為討逆將軍和吳侯。公元200年,孫策被害致死,孫權襲職。公元222年,孫權稱帝于武昌。公元229年,正式建立...
簡介:孫權字仲謀,他長得上身長下身短,方頤大口,碧眼長須,紫色美髯,目射精光。為人度量恢弘,性格雋朗、仁厚而有智謀決斷,以好俠養士而知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受傷而死,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經過勵精圖志,在赤壁之戰后孫權奠定了三國分立的局...
簡介:【傳略】孫權(182~252),字仲謀,三國時吳國的開國之主,史稱吳大帝。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他19歲承父兄之業,克平暴亂,歷盡險阻,終于創立了吳國。孫權在內政、外交、軍事、經濟、民族各個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樹,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傳見《...
簡介:鬼谷子認為,謀臣應該根據具體的事物和對象,確定具體的應對方法。實事求是,靈活應變,反復相求,因事為制。在正反的比較中求得自己合適的位置。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公元172年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中,生下來不久,父親就不幸逝世。魯肅的祖母和他住...
簡介:就在這敗軍之際、危難之間,蓋世奇才諸葛孔明橫空出世了。雖然近年來隨著人們研究三國熱情的轉移,很多對諸葛亮正面的評價都轉成了負面,并且貶多于褒,但是我還想說的是,盡管如此,仍不妨礙諸葛亮成為三國時期第一流的人物,即使比之曹操也不遜色,甚有過...
簡介: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讀了這段故事,常常使人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贊嘆不已。然而,諸葛亮的一生并沒有干過這件事。那么,這個故事是不是羅貫中憑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為他確有所本。 根據裴松之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中...
簡介:三國時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孫權有好幾個之最:他壽命最長,活了71歲;主政時間最長,執掌東吳政權長達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于252年,謚大皇帝,廟號太祖,是中國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后唯一被謚為大皇帝者,被譽為千古大帝唯一人。 孫權承繼父兄之...
簡介:孫權 早在赤壁戰役之前,魯肅剛剛投奔孫權的時候,就給孫權做過一個堪稱東吳版或魯肅版的《隆中對》: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 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
簡介:孫堅生有四個兒子,其中兩個(孫策、孫權)名垂青史。 袁術是個心高氣傲的主,有四世三公的身世,又自認為天命歸己。他看見孫策,竟然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曹操也是個很會生兒子的男人,不僅兒子多,個個兒子還才華橫溢。后來曹操南征孫權時,看見...
簡介:曹操和孫權是敵人,軍事上的謀略各有所長,相互不得不佩服。敵人之間相互表揚,一點不像打仗的樣子,這像話嗎?不!他們真的是英雄!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孫權做了徐州牧,把都城定在秣陵(今江蘇江南一帶)。 為了防止曹軍突然襲擊,孫權選擇了一個叫...
簡介:【金玉良言】激將法是一種很好的說服技巧。使用激將法往往能夠使被說服者感情沖動,從而做一件他在平常情況下,可能不會去做的事。 【謀略故事】孔明舌戰群儒 后,魯肅引其見孫權,孔明偷眼看孫權,碧眼紫髯,堂堂儀表?酌靼邓迹捍巳讼嗝卜欠,只可激,不...
簡介:孫權 東吳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四月,在建業(南京)城里內宮,雄踞江東十余年的一代英主孫權,在昏睡了很久之后醒來。別看他此刻橫臥病榻,老態龍鐘, 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但神志卻分外清醒: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經七十一歲了,真的成了個老厭物。我真后...
簡介:孫權稱帝 魏、吳、蜀三國鼎立,有個互相牽制的作用。由于諸葛亮聯吳拒曹政策的堅定不移,吳蜀間的關系比較穩固,盡管曹魏力量強大,也只能采取守勢,而蜀漢和東吳則不斷向曹魏主動進攻。 由于街亭失守,諸葛亮敗退漢中,但是魏明帝也無法乘勝追擊,只得回到...
簡介: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于公元二0八年,廢除了三公自任丞相,集軍政大權于一身,然后率軍南下,想統一全國。 這時荊州的形勢非常不妙,劉表病重,本應由他長子劉琦主持軍政事務,可劉琦的繼母蔡氏卻想要自己的兒子劉琮即位。她重用兄弟蔡瑁,排擠劉琦,讓他去守...
簡介:孫權 孫權少年英雄,自領兵之日起,就以寬闊的胸懷,對諸大臣和將軍以誠相見,從而充分贏得了部屬的信賴。 周瑜把魯肅推薦給孫權時,孫 權聽魯肅獻策,兩人英雄所見,一拍即合,言無不盡,情同故交。赤壁大捷,除周瑜外,功高者當推魯肅,為表慰問,孫權親自...
簡介:孫權 三國時吳國創建者孫權,十八歲繼承兄業,可謂年少氣盛。繼業之初,如何用人,事關大業,而孫權表現出的氣度,不愧為一代英雄豪杰。 孫權繼承兄業以后,擺在他面前一個最棘手的問題,是如何處理與跟隨父兄征戰多年的那些文官武將的關系。他做出了一條尊...
簡介:曹操與劉備在評論天下英雄時,曹操認為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他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家英雄,即在江東崛起的孫氏父子。 孫氏父子稱雄不僅比劉備早,也比劉備勢力大,從以后的作為來看,他也比劉備有成就。孫氏父子三人建立和發展了三國鼎立的東吳政權。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