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毫無疑問,國民政府最大領導者蔣介石有“每到對決必行為矯正指揮者”的小毛病,以致于被譽為為“微操使者”。而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對蔣介石的“微操”莫不民不聊生,就是說最忠實的也對于甚為無可奈何。...
簡介: 提及上海灘的青幫人物,人們都會自然而然的首推杜月笙。不可否認杜月笙的名頭確實很大,就連上海教父、上;实鄣裙鸸诙悸湓诹硕旁麦系念^上,事實上同時代上海灘有一位真正的青幫老大,杜月笙和他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簡介: 談論起我軍最優秀的指揮員,想必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林彪和粟裕,他們兩位均是解放戰爭時期殲滅敵軍最多的將領,就連蔣介石都稱之為最可怕的對手。仔細談論一番,兩人真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
簡介:歷史上的蔣介石作為一國的領袖他做的確實不咋地,面對外來侵略毫不清醒一味退讓,讓中國的一步步被蠶食,在最后戰敗退守臺灣的時候還是不死心席卷全國的資產,不過欣慰一點是即便在美國實力的各種干擾之下還是堅定一個中國政策,這是今天的臺灣政黨人不能比擬...
簡介: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愛情和婚姻有如一場真人秀,跌宕起伏,格外精彩。 剛開始時,是《非誠勿擾》。蔣介石用手中的兵權打動了宋美齡芳心,牽手成功。 而后是中美合作。蔣家的兵權和政治力量加上宋家的人脈和金錢,一時間風光無二。 宋美齡人到中年以后,是《絕望...
簡介: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中國力圖通過武裝抵抗,向日本和世界顯示抗戰決心,以促使美、英出面干預,但并未達到目的。美、英一面以“調!狈笱苤袊,一面又偏袒、討好日本,目的只是保護其在華利益,而無視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1938年后,蔣介石審時度勢決定...
簡介:1924年1月23日,孫中山提出并經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廢除不平等條約”決議規定: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1926年3...
簡介:有別于費正清“沖擊—反應”學說的“戰時外交”,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姿態應對世界復雜多變的外交局勢。以蔣介石為核心的多元外交體系的運用,不但改變了“政府首腦不直接干預外交,一任由外交部辦理”的歷史,也成為蔣介石以“首腦外交”為主,推動和發...
簡介:相對平等的外交局面正逐步在抗戰時期得以實現。伴隨大國的經濟、軍事援助以及先后簽訂的平等新約而來,中國希望達到的“自存”、“共存”目標分別得以部分實現。這與“唯有自存,才能共存”的邏輯存在極大區別。中國的戰時外交正是費盡心力建立在與各國同盟...
簡介: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在東方,亦為中日戰爭的決定年。中印公路于是年初通車,我物質供應,頓然改觀。秘魯、土耳其、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朗及其他國家的紛紛對日宣戰,均使日本在精神上大受威脅。4月1日,美軍登陸大琉球島,日本所受打擊尤大。德國...
簡介:面對戰時緊張局勢,中國為何還要與英國交手?既然中、英已是盟友關系,又為何不能順利地解決香港問題?個中原因十分復雜,正如“中國戰略地位”的提升,并不能應對“是盟非友”的英國一樣,蔣介石繼訪問印度調停英印沖突之后,又因收回香港問題再與英國針鋒...
簡介:對于史迪威,有學者作如下描述,“史迪威本人與若干華府當權人士均認為前者是中國通,彼在1904年自西點軍校畢業后,除參加過一次大戰時短暫的歐洲戰爭外,大部分時間及工作均與遠東地區有關,尤以20世紀20年代擔任過駐華美國軍隊的隊職官與20世紀30年代之駐...
簡介:(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正式發表。中、美、英三國把四大國宣言的戰爭目標具體化:“決心以不松弛之壓力,從陸、海、空諸方面加諸敵人”,堅持進行戰爭,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對中國抗戰軍民、對亞洲各國正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的軍民都是極大的鼓...
簡介:蔣介石擔心一旦日軍攻印,印度有可能脫離同盟國轉而與日本合作;他對英國當局能否控制住南亞局勢,抵住日軍的進攻也很關心,因此他認為有訪問印度的必要,其目的一是同英國商討協防事宜,二是與印度商討合作問題,借此機會與印度國大黨取得進一步聯系,促進...
簡介:抗戰時期,蔣介石與大國之間來往密切,成為亞洲乃至太平洋戰場盟軍的代言人。當然這與美、英、蘇等大國對中國的戰略聯盟分不開,同時也使中國在亞洲的地位較之過去明顯提升?箲饡r期的反法西斯陣營層次分明。既有美、英、蘇等大國,又有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
簡介:中國古語有云:“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睌[在蔣面前的現實卻是,如果不以英、美為盟友,單獨依靠本國力量實難抗衡已是軸心國成員的日本。因此,蔣只能暫時忍耐盟國對中國的不平等對待,當然,前提是英、美同樣也有“結成同盟”以對抗日本的需要。 抗戰初期,中...
簡介:1942年蔣介石與居里會談后在其反省錄中寫道:“近日與居里談話,更覺西人皆輕視我中華民族,無不心存欺侮,如其可以進一步壓迫,乃必壓迫之,美國所謂以道義與平等為號,實則其心理與方法無異于英國之所為,不過其人民精神與自由思想,或較英國為進步耳!...
簡介:抗戰時期,中美關系成為戰時外交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關乎中國的國家存亡,在繼與蘇復交,與德開展軍事貿易之后,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處于內憂外患的國民政府將外交重心轉向美國,其后更力爭與美國結盟,顯然是經過多重選擇后的外交決策...
簡介:日本人所爭的整個太平洋的霸權,這就不是日本和中國兩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日本和世界的問題!缫颜J定:非要把與太平洋有關系的幾個強有力的國家統統征服之后,才能達到獨吞中國、獨霸東亞的目的。所以他現在陸軍的目標是蘇聯;海軍的目標是英、美!...
簡介:1939年,當時在華的蘇聯顧問用文字記錄下了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觀感,他眼中的宋美齡漂亮、聰明伶俐、殷勤可親,但卻依舊給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該顧問將其形容為“詭譎”。 他甚至認為這位青少年時代皆在美國度過的蔣夫人,并沒有把根扎在中國。宋美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