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疇生于明神宗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時,其父啟熙家境貧寒,外出謀生,母親傅氏被父母接回娘家居...
簡介:崇禎初年,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戰亂遍及全國。洪承疇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中,戰功不斷,曾經設計伏擊李自成。李自成全軍覆沒,只率領十八個部下騎馬逃走。 崇禎皇帝非常賞識洪承疇,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春天任命他為薊遼督師,領兵十三萬,開赴關外,與...
簡介:卷一出身貧寒,入陜剿義軍 序言 第一章 聰慧好學,科考中進士 第二章 朝政腐敗,亂世入官場 第三章 西北紛亂,洪承疇督邊 卷二邊境告急,洪承疇降清 第一章 后金伐明,洪承疇入援京師 第二章 總督薊遼,松山遭慘敗 第三章 洪承疇降清,力促議和 第四章 清軍...
簡介:正當洪承疇在內院、都察院有所作為的時候,順治十年(1653年)五月二十五日,清廷讓他經略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這不是一般的調動工作,而是升遷重用。清廷重用洪承疇,同當時江南特別是湖廣云貴的抗清形勢發展是密切相...
簡介: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洪承疇奉召返京,再次入內院佐理機務。攝政王多爾袞對其慰勞備至,寵信有加,一連數日召見垂詢各省應興應革之事,所有建議,無不采納。 從順治五年(1648年)至順治十年(1653年)五月,在這5年中,洪承疇所起的作用要比前次入京佐...
簡介:清兵入京后,順治帝對洪承疇十分器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清軍入關后,洪承疇的作用逐漸顯現了出來。尤其是順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清軍南下之后,抗...
簡介:洪承疇降清1年多之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然去世。大約是積勞成疾,患了腦卒中、高血壓之類可以迅即死去的病癥,終年只有51 歲;侍珮O是突然離開人世的,事先又沒有立皇太子,這樣,他死后必然發生爭奪皇位的斗爭。經過激烈的角逐,諸王...
簡介:洪承疇是明朝的重臣,身負抗清的大任,兵敗被俘后怎么會降清呢?這主要與皇太極對歸降的漢人漢官的政策有關。 皇太極對待歸降的漢 人漢官,都是非常優待的;侍珮O曾說:歸降之地土,即我地土;歸降之民,即我民人,皆吾赤子,束歸之后,自當加以恩養。為了...
簡介:崇德三年(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多爾袞奉皇太極之命約蒙古軍大舉進兵,與岳托分別從西協墻子嶺、中協青山關侵入。墻子嶺地勢險峻,岳托揮 兵蟻附而上,連續費時3晝夜才得越關而入。正在密云為太監鄧希詔祝賀生日的總兵吳國俊急忙率兵至墻子嶺與其激...
簡介:皇太極出兵侵擾大明邊境,洪承疇總督薊、遼,結果在松山一戰中大敗被俘。洪承疇降清后,為多爾袞出謀劃策,幫助清軍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北京城。 正當洪承疇在西北剿殺流賊之時,東北的后金政權迅速壯大,對明王朝造成嚴重的威脅。 女真人的杰出領袖努爾哈赤由...
簡介:明朝末期,西北地區的動亂已經鬧了許多年。萬歷末年,陜西各鎮赴遼東作戰的部隊在戰場上大潰敗之后逃回老家,但不敢歸伍,各地的長官和軍官把這些殘兵 看作破壞性力量,也不讓他們歸伍,而是四處剿殺。這些敗卒于是在各處落草為寇,先是搶劫富戶,繼而攻擊官...
簡介:洪承疇的青少年時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入衰的時期。朝政、吏治十分腐敗,由于土地高度集中,無地和少地的農民流離失所,社會動蕩不安。 明朝晚期,政治經濟都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危機四伏。這種形勢對剛踏入仕途的洪承疇來說,必然是有所影響的。封建社會的衰...
簡介:洪承疇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天資聰穎,在考取進士之后,借著清剿西北農民起義軍的機會,當上了三邊總督,在官場上站穩了腳跟。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今福建南安)英山鄉霞美村(今英都鎮良山村)人,出生于明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
簡介:洪承疇(1593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清順治朝大學士,明萬歷年進士,崇禎年官至三邊總督,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陜 西、湖廣、保定等處軍務,鎮壓農民起義,敗李自成于渭南,1639年授薊遼總督主持對清戰事,1642年松錦戰役兵破被俘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