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
【人物死因】 | 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 |
---|---|
【人物職業】 | 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
【所處時代】 | 唐代 |
【主要作品】 | 《論佛骨表》《師說》《進學解》等 |
【相關書籍】 | 《百代文宗·韓愈》 、《韓愈文集》 、《韓愈柳宗元詩選》 |
簡介:【傳略】韓愈(768~824),字退之,郡望為昌黎,故自稱韓昌黎。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集大成者。以禮部尚書致仕,死后謚文,世稱韓文公。 韓愈出生于世宦之家。父韓仲卿曾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長子韓會,官至起居舍...
簡介: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1〕。 幽事隨去多,孰能量近遠〔2〕。 陰沉過連樹,藏昂抵橫坂〔3〕。 石粗肆磨礪,波惡厭牽挽〔4〕。 或倚偏岸漁,競就平洲飯。 點點暮雨飄,梢梢新月偃〔5〕。 馀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6〕。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7〕。 其二...
簡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1〕。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2〕。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3〕。 知汝前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4〕。 題解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憲宗派人到鳳翔法門寺,把佛骨迎入宮內供養三日。韓愈為此上...
簡介: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庭〔1〕。 廣張罪福資誘脅,聽眾狎恰排浮萍〔2〕。 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3〕。 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4〕。 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5〕。 遂來升座演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6〕。 不知誰人暗...
簡介: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1〕。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
簡介: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1〕。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2〕。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3〕。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4〕。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5〕。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破〔6〕。 惟此兩夫...
簡介:無本于為文,身大不及膽。 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 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1〕。 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2〕。 天陽熙四海,注視首不顉〔3〕。 鯨鵬相摩窄,兩舉快一啖〔4〕。 夫豈能必然,固已謝黯黑甚〔5〕。 狂詞肆滂葩,低昂見舒慘〔6〕。 奸窮怪...
簡介: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1〕。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2〕! 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3〕。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4〕。 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5〕。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6〕。 從臣才藝咸...
簡介: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問而已矣〔1〕。 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2〕。 辛勤奉養十馀人,上有慈親下妻子〔3〕。 先生結發憎俗徒,閉門不出動一紀〔4〕。 至令鄰僧乞米送,仆忝縣尹能不恥〔5〕? 俸錢供給公私馀,時致薄少助祭祀〔6〕。 勸參留守謁...
簡介:題解 此詩作于元和三年(808)。孟東野,即孟郊。孟郊晚年喪子,內心無限痛苦,嘗作《杏傷》、《悼幼子》等詩以寄其悲。韓愈此詩旨在勸慰孟郊,然其假天之語,多有戲謔之詞,足見其以丑為美之特征。 注釋 〔1〕幾老:近乎命終,指晚年。老,死!2〕推:推...
簡介:東野連產三子,不數日輒失之。幾老〔1〕,念無后以悲。其友人昌黎韓愈,懼其傷也,推天假其命以喻之〔2〕。 失子將何尤?吾將上尤天〔3〕。 女實主下人,與奪一何偏〔4〕!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獨何罪辜,生死旬日間〔5〕? 上呼無時聞,滴地淚到泉...
簡介: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牛奮其角,箕張其口〔1〕。 牛不見服箱,斗不挹酒漿〔2〕。 箕獨有神靈,無時停簸揚〔3〕。 無善名已聞,無惡聲已讙〔4〕。 名聲相乘除〔5〕,得少失有馀。 三星各在天,什伍東西陳〔6〕。 嗟汝牛與斗,汝獨不能神。 題解 此詩作于元和...
簡介: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1〕。 秋風一披拂,策策鳴不已〔2〕。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人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3〕。 羲和驅日月,疾急不可恃〔4〕。 浮生雖多涂,趨死惟一軌〔5〕。 胡為浪自苦,得酒且歡喜〔6〕。 其二 白露...
簡介: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1〕。 曾經圣人手,議論安敢到〔2〕! 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3〕。 東都漸漫,派別百川導〔4〕。 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5〕。 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6〕。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7〕。 齊梁及陳隋,眾作等蟬噪〔8〕。...
簡介: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1〕。 黃簾綠幕朱戶閉,風露氣入秋堂涼。 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2〕。 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3〕。 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4〕。 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那能眠〔5〕。 一朝富貴還自恣,...
簡介:吾聞京城南,茲維群山囿〔1〕。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12〕。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3〕。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4〕。 欲休諒不能,粗敘所經覯〔5〕。 嘗升崇丘望,戢戢見相湊〔6〕。 晴明出棱角,縷脈碎分繡〔7〕。 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8〕...
簡介:人皆勸我酒,我若耳不聞。 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 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 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云〔1〕。 東野動驚俗,天葩吐奇芬〔2〕。 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群〔3〕。 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4〕。 詩成使之寫,亦足張吾軍〔5〕。 所以欲得酒,為...
簡介:蘄州簟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瑰奇〔1〕。 攜來當晝不得臥,一府傳看黃琉璃〔2〕。 體堅色凈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3〕。 法曹貧賤眾所易,腰腹空大何能為〔4〕? 自從五月困暑濕,如坐深甑遭蒸炊〔5〕。 手磨袖拂心語口,慢膚多汗真相宜〔6〕。 日暮歸來獨...
簡介: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處處〔1〕。 東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萬山阻。 春風吹園雜花開,朝日照屋百鳥語。 三杯取醉不復論,一生長恨奈何許! 其二 皇天平分成四時,春氣漫誕最可悲〔2〕。 雜花妝林草蓋地,白日座上傾天維〔3〕。 蜂喧鳥咽留不得,紅...
簡介:見示病中憶花九篇因此投贈 李花初發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轉盛。 走馬城西惆悵歸,不忍千株雪相映〔1〕。 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自如爭競〔2〕。 可憐物色阻攜手,空展霜縑吟九詠〔3〕。 紛紛落盡泥與塵,不共新妝比端正。 桐華最晚今已鯀,君不強起時難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