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點擊英雄】郭子儀(697~781)唐朝杰出將領。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儀排行第三。少年時的郭子儀因武舉成績優秀,補左衛長史。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
簡介:郭子儀(697~781),唐中期名將。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 父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歷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太尉、中書令等職。參與指揮了多次重大的平叛戰爭,...
簡介:一、吾之家國,由卿再造 郭子儀(697~782),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曾官綏、謂、桂、壽、泗五州刺史。郭子儀體貌使偉,以武舉成績優異,補左衛長史。累過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他長期供職北方,過著戎馬生活。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
簡介:郭子儀(697~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唐玄宗開元年間武狀元,授左衛長史。此后,他很快便顯示出超人的智勇,軍階迅速升遷,成為唐 軍的重要將領。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敗吐蕃、退回紇等許多重大戰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為維護唐朝的統一和社會的...
簡介:郭子儀是唐朝中期一位著名的大臣,他有著過人的文韜武略。安史之亂發生后,唐玄宗采納了郭子儀的平叛之策,并請他推薦一位能干的將軍率軍與叛軍決戰。 郭子儀想起了李光弼將軍,由于他們二人過去曾經有過私怨,至今仍互不往來,但郭子儀從大局出發,不記私怨...
簡介:郭子儀在天寶初年中舉,從軍后長期在北部邊塞供職。在平定安史之亂中,郭子儀是唐軍主要的指揮者。他忠勇愛國,精于謀略。 代宗廣 德元年(公元763年),由吐蕃、吐谷渾、黨項、氐、羌等族組成的20萬大軍,進攻唐大震關(今陜西隴縣以西),邊關告急,而把持...
簡介:大將風度 郭子儀的父親做過不小的官。生長在官宦人家的孩子,有不少人貪圖享樂,不求上進。郭子儀卻不一樣,他從小愛讀書,尤其喜 歡讀兵書。書讀累了,他就到院子里練習武功。那時,唐朝已經開始衰落,社會動蕩不安,郭子儀決心練習武藝,保衛國家。剛剛到...
簡介:郭子儀 前后百戰出生入死 郭子儀(697-782),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綏、渭、桂、壽、泗五州剌史。郭子儀體 貌俊偉,以武舉成績優異,補左衛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他長期供職北方,過著戎馬生活。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
簡介:《戎馬一生建奇功郭子儀》 序言 第一章 老蚌生珠,鄭縣望族 第二章 拜師習武,終有所成 第三章 告別父母,只身遠游 第四章 弱冠之年,勇奪武魁 第五章 英雄救美,喜得良緣 第六章 疆域遼闊,邊防混亂 第七章 立志戍邊,盡顯其才 第八章 玄宗昏聵,危機四伏...
簡介:郭子儀 郭子儀,今陜西華縣人。他出身于一個中層官吏家庭,是通過武舉考試走上政治舞臺的。唐玄宗天寶八年(749),為橫塞野軍使,天寶十三年,為天德軍(合內蒙烏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內蒙烏拉特前旗西)太守與朔方節度使右兵馬使。 郭子儀在軍事上大...
簡介:收復兩京(唐朝)長安、洛陽的收復,李唐王朝將自己的江山多延續了一百多年 戰爭概述: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以雍王李適為元帥,會合諸道節度使,并借兵回紇,攻克洛陽。長安、洛陽兩京的恢復,意味著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被基本平定。 將帥星數:...
簡介:公元697年 郭子儀出生華州鄭縣。 公元749年 郭子儀中武舉。 公元753年 任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 公元755年 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出任朔方節度使。 公元756年 肅宗即位,郭子儀任兵部尚書、靈武長史、同平章事。 公元757年 郭子儀收復河東,洛陽,加司徒。 公...
簡介:安史之亂后的唐王朝,雖然國勢衰疲,但畢竟是龐然帝國,整體國力仍非吐蕃所能匹敵,只是由于內部矛盾紛爭而外呈虛弱,處于戰略守勢,勉力于保境安邊。 代宗的唐朝和吐蕃的關系,常常和戰不定,在雙方互遣使臣,頻繁盟誓的同時,時常是盟誓墨跡未干,而前線戰...
簡介:仆固懷恩的計劃失敗后,在母親的斥責下,仆固懷恩逃走了,而他的兒子仆固玢也被殺,這些讓仆固懷恩沒有了退路。于是,他更堅定了反唐的決心。仆固懷恩 逃到靈武以后,收集散亡士卒,軍勢復振。廣德二年(764)十月,仆固懷恩招集吐蕃、回紇軍共計10萬人馬,...
簡介:郭子儀被重新起用,在平息吐蕃的侵略之后,又承擔起了戍衛邊疆的大任。然而,戰事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為了早日平息戰亂,就曾向回紇借兵助戰,然而,這也給后來的邊防埋下了禍根。 廣德二年(764)正月,唐代宗剛從陜州回到長安不...
簡介:在平定內亂之后,唐朝內部并沒有停息下來,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經歷了戰亂的朝廷已經無力駐守邊疆,導致了邊防空虛,而此時的吐蕃伺機而起,多次侵 略唐朝邊境并且向南入侵;以及后來的邊將叛亂,回紇起兵,這些都使得唐王朝顯得岌岌可危。已經是年逾古稀...
簡介:上元三年(676)二月,河中的將士發生變亂,在混亂中,李國貞被殺。當時太原節度使鄧景山也為部下所殺,朝廷擔心這些亂軍與回紇叛軍聯合起來,而當 時朝中的很多將領資歷很淺,無法平息這些兵亂,于是,在這個形勢十分危急的時刻,朝廷再次起用郭子儀為朔方...
簡介:郭子儀的一生,大多數的時間就是在戰斗中度過的。自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起,郭子儀就率朔方軍投入了平定叛亂的斗爭。他與李光弼一起,征 戰河北,大破史思明軍,贏得了朝野的信任。唐肅宗即位,他率軍赴靈武,成了新朝廷的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他...
簡介:郭子儀在戍守邊疆以及后來的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屢立戰功,為捍衛大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當朝皇帝為了彰顯其功勞,便對他加官封爵,賜封汾陽郡王。 郭子儀不僅在戰場上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且也深諳為官之道。雖然他對大唐王朝有再造之功,但是他從...
簡介:三月底郭子儀來到絳州,他帶來了朝廷撥給絳州軍隊的絹四萬匹,布五萬端(二丈為一端),米六萬石。到了絳州之后,郭子儀先安撫部隊,給士兵發放物資, 同時又暗地了解當時嘩變的情況和為首分子的姓名。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史朝義下令叛軍北進,圍攻駐守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