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第一節 概述 北魏文明馮太后的才能、識見和在歷史上的大名,適足以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則天相媲美,其好名聲甚至超過了后二位。而與呂、武相比,其才能卻遠在呂后之上,與武則天也是伯仲之間。 這樣說并非無據,完全是因為她開創了一個時代。不但她本人謀略超...
簡介:說到權色交易,在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但最離奇的一樁應該發生在北魏宮廷,主人公則是謚號文明太皇太后的馮氏。 馮氏是北魏文 成帝拓跋睿的皇后,歷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執掌北魏朝政二十年,排抑鮮卑貴族,啟用漢族人士,推進儒教,制定或直接參與三長制...
簡介:公元465年,魏帝拓跋浚被丞相乙渾氣得吐血而死,死時年僅26歲。 拓跋浚生性軟弱,丞相乙渾覺得他柔弱可欺,便不把他放在眼里,手握兵權,說一不二,有時竟敢私闖后宮,調戲皇后;实鬯篮,乙渾準備廢掉新君,霸占太后,自己稱帝,并加快了行動步伐。許多大...
簡介:卷一國亡父喪 序言 第一節 出身于名望之家 第二節 投降北魏 第三節 沒入宮中成婢女 第四節 姑母馮昭儀 第五節 文成帝的乳母常氏 卷二宮中政變 第一節 太武帝滅佛與太子之死 第二節 太武帝被謀殺 第三節 宗愛暴力肅清異己 第四節 傀儡皇帝被慘殺 第五節 文成...
簡介:自從臨朝聽政以來,文明太后對宗室子弟嚴格要求,太和九年(485),她將拓跋宏的弟弟拔跋禧封為咸陽王、拓跋斡封為河南王、拓跋羽封為文陵王、拓跋 雍封為潁川王、拓跋勰封為始平王、拔跋詳封為北海王,下令建立學館,給他們提供系統學習的環境。文明太后還...
簡介:鮮卑族入主中原后,本身帶有許多落后的習俗和制度。文明太后作為一個漢族女子,雖進了北魏后宮,對那些落后的制度是看不慣的。然而,在沒有實權的情況 下,她也無可奈何。當她毒死獻文帝,再次臨朝后,就萌發了一種變革的念頭。承明元年(476),她先作了一...
簡介:按說,文明太后在清除了異己之后,應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可她仍感到憂郁寡歡,無精打采。她年輕守寡,正是青春年華的大好時光,文成帝去世時她才24歲。她想永遠操縱大權,也想滿足生理需要,于是開始為自己尋找面首。 她首先找到的是王叡。王叡字洛誠,自稱...
簡介:文明太后詭秘地毒死了獻文帝后,雖暫時解除了對她權勢的威脅,但她的神經并沒有松弛下來,再次臨朝聽政激起了她獨攬大權、鎮壓政敵的欲望。文明太后將 政敵分為兩類:一類是獻文帝的同黨,另一類是孝文帝母親一家的勢力。文明太后權衡了這兩方面勢力對自己的...
簡介:獻文帝剛親政時,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事事均向文明太后稟報,得到文明太后的許可后才去做。文明太后對獻文帝較為滿意和放心,但隨著年齡的 增長,獻文帝對她的專權越來越反感,不僅不聽她的話,有時還故意找借口與她鬧別扭;逝d四年(470)十月,獻文帝...
簡介:當時,侍中、車騎大將軍乙渾因獻文帝年幼可欺,乘機盜用獻文帝詔令,肆無忌憚地誅殺異己,建立個人獨裁政治,先后把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 張天度、平原王陸麗、司衛監穆多侯全部殺掉。面對政治危機,年幼的獻文帝一籌莫展,只好在文明太后面前哭...
簡介:馮氏,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生于長安。祖父馮文通原是北燕國君馮跋的小弟,在馮跋死后繼承帝位,父親馮朗原為北燕的廣平公,因母親王氏被廢,于 北魏延和元年(432)與胞弟馮邈逃奔遼西,勸說大哥馮崇一起投奔北魏。馮崇被北魏封為遼西王,馮朗后來做...
簡介:馮太后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權多年,其團隊中主要是中書學畢業的士族大地主,對北魏國家封建化有一定作用。 但當今評價有很多失誤,這里需要一一指正。 第一,北魏百官原無俸祿,太和八年(公484年),魏孝文帝定每戶增調帛三匹、谷二斛九斗...
簡介:馮太后死后,孝文帝三年結廬致哀,致哀結束后,孝文帝將皇祖母的神位安置于玄室。他也依照祖制,在大祭之后脫掉了自己的哀服,摘去麻冠,恢復了朝儀。 一日晨起沒多久,還沒來得及用早膳,御前太監總管王質匆匆地跑來,跪下向皇上呈上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快馬的...
簡介:馮太后經常翻閱經史,總結歷代明君治國經驗。一日,她突然興起,結合她兩次臨朝執政的體會,又著手撰寫一部《皇誥》。她一貫主張天人合一,仁政德治, 民為邦本,固本強邦。她是要描繪一幅未來的藍圖,以規范社稷,勵志皇孫,訓導群臣。這是一項嘔心瀝血的艱...
簡介:馮太后除了親自作了《勸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誥》十八篇,作為孝文帝的學習指南和行為準則外,還從思想上向他灌輸治理天下的綱紀守則,讓他得以審視自己是否具備做天子應有的素質。 馮太后還特別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通過自己來影響孝文帝,因而后世很多...
簡介:馮太后自當政以來,已經逐步認識到,北魏若要真正地統一天下,取代漢人得到華夏正統繼承人的資格,必須吸收漢文化,為此她必須做出極大的努力。 首先,在太和元年便早已發布詔令,宣布全國范圍內設立鄉學,為吸收中原的傳統文化精髓制造社會氛圍。其次,尊孔...
簡介:太和十年(486年),馮太后又主持對傳統的地方基層組織宗主督護制進行改革,轉而實施三長制。 自西晉王朝滅亡后,居于北方的豪強世家多聚族而居,設塢壁保護其財產和人身安全,自己的土地生產出的糧食基本都是自給自足。 北魏建立后,任命這些地方豪強為宗主...
簡介:經過吏治改革,朝廷中一些清廉之士有了俸祿,生活有了保障,這些人都非常高興,無不對朝廷感恩戴德,但馮太后仍有后顧之憂,那就是塢壁之患。 塢壁興起于戰國,乃為躲避戰亂之所。西晉喪亂后,北方戰火紛飛,干戈擾攘,塢壁越建越多,形成大勢。 道武帝初進...
簡介:北魏自從拓跋珪開國,各級官吏皆無俸祿,卻依漢制,官分九品,平日里,每個官吏都要依賴貪污、掠奪和皇帝賞賜來獲取財富。在北魏初建之時,鮮卑祖先還保留著荒蠻的氣息,作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采取這種方式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當北魏政權逐漸在中原地區...
簡介:孝文帝在位期間,在馮太后的支持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因為年號為太和,所以這一系列改革叫做太和改制。這些措施包括三長制、均田制、新租調制 等,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國富民強、整頓吏治的作用。她還統一了度量衡標準,大興教育,尊崇儒學。另外,她還作《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