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1904~1997),四川廣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鄧先圣,學名鄧希賢。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領導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鄧小平所倡導的“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政策理念,改變了20世紀后期的中國,也影響了世界。
簡介:任何人的成功,都要有身體健康做保證。有的人身體病殘也成就不小,那同樣也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是健康,心理素質也比較強,說到底,還是以健康為基...
簡介:平民都有一個家,出生后要在家中喂養;上了幼兒園,閉園時要接回家;上了學,放學放假后要回家;工作了,更要養家糊口,操持家務…… 英雄四海為家,豪杰事業為家,人們崇拜英雄豪杰,因而在很長時期內也就以有家似無家,不知家務,不問家務,不與家人在一起...
簡介: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國慶節,北京大學生物系81級一群學生在隨著游行隊伍走到天安門前面時,突然拉開了一條橫幅:“小平您好...
簡介:鄧小平1973年復出,一個重要的契機是陳毅的逝世。陳毅的逝世使毛澤東想起了鄧小平,《我的父親鄧小平》說:“在這次談話(毛與陳毅家屬及在場的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的談話)中,毛澤東提到了鄧小平,把鄧和當時任政治局委員的劉伯承并列在一起,說鄧小平與劉...
簡介:鄧小平輝煌一生,對他影響最大的,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還是毛澤東。 鄧小平“三落三起”,其中“一落”與毛澤東無直接聯系,但根本原因是他當時的主張見解及做法與毛澤東相同,因而被視為“毛派頭子”被打倒,毛澤東本人當時也被剝奪權力,只掛了一個臨時中...
簡介:劉少奇本來也會成為鄧小平留法勤工儉學的同學,他和鄧小平于同一個月即1919年9月在國內參加留法預科班的學習,只是地點是在保定育德中學。和鄧小平關系密切的李富春、李維漢就是從這所學校前往法國的,他們比劉少奇高一期。1920年6月,劉少奇回家籌備赴法經...
簡介:《鄧小平文...
簡介:一般人很難像鄧小平那樣與那么多的巨人站在一起,但任何人都可以吸取巨人的智慧,都應該善于學習,善于合作,特別是善于向自己身邊的優秀人物學習,并同他們好好合作!肮缮瘛卑头铺卦蛉A盛頓大學的學生們建議,要有自己“最欽佩的人”,并知道你為什么欽...
簡介:今天和日后的年輕人也許很難體會到,一個80多歲的老人,要退出領導崗位、工作崗位,是一件很艱難而且影響極其深遠的事。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在1988年9月5日透露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大家希望...
簡介: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建設的成就,是一個奇跡。53個人,在1921年成立一個黨,幾經死里逃生,蹶而復振,28年后就奪取了全國政權,F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60多年,雖幾經風雨,跌跌撞撞,但路子總的來說是越走越寬,成就越來越大。懷疑和反對黨的領導、試圖...
簡介: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采取的一些重大果斷措施來維護中國的穩定,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一是堅持改革開放。 這需要全面理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自由化固然是維護中國的穩定,這很明顯,人們通常也是把這兩者聯系在一...
簡介:1966年毛澤東曾批評鄧小平“耳聾”,鄧小平聽力不太好,但這句話他還是聽到了。1976年公開“批鄧”前夕,一位省委領導在開完“打招呼”會議后向鄧透露,可能就要公開點名批判他了。鄧小平淡然一笑說,那就點名好了,我早就說過,我是聾子不怕響雷打,死豬不...
簡介:鄧小平說:“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應如此! 有人在介紹鄧小平的“不爭論”時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話:“圣人之道,為...
簡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一個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鄧小平評價說:“這個文件一共十條,最重要的是第九條,當然其他各條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九條,概括地說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八個字,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
簡介:鄧小平說:“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抓時機,善于利用時機,首先就要正確判斷時機,正確認識時機。有什么時機就抓什么時機,是什么時機就抓什么時機。 1979年,鄧小平驚奇地看到一個統計材料,1977年,美國人...
簡介:同“貓論”一樣,“摸著石頭過河”也是深為廣大人民群眾和不少國外人士喜愛的一種名言,民間理論家和業余宣傳者們將其概括為“摸論”。 “摸論”,萬里將其闡述為實踐論,群眾論。在1975年整頓和改革開放時期貢獻很大的萬里在1998年深有感受地說:“有中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