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最有錢最享受的職業就是皇帝,殊不知當皇帝也是一種高危職業,其朝廷所作所為,包括殺人、抄家、流放、關押、發動戰爭等等無一例外都會把賬算在皇帝頭上,故此當皇帝者擁有的美人多,仇家也不少。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明朝的歷代皇帝們壽命都很短暫,甚至史書都無法解釋其中原因,唯獨有學者稱怪殺手藏匿的太深了,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文獻《明史》記載,自明太祖朱元璋打敗群雄獨得天下開創大明朝后,其兢兢業業為子孫后代鋪平道路,使得朱家王朝一共延續了十六代帝王。
而總時間加起來和其他王朝皇帝們比較的話,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是最短暫的。以明朝皇帝的在位時間估算,明光宗朱常洛的稱帝時間最短,他是明朝第十四代帝王,從公元1620年的8月28號登基開始不到一個月就掛了,具體病死時間為同一年的九月二十六號。
然而舉國哀哉之時,我們發現其他朱家皇族子孫的壽命也相對短暫,諸如朱瞻基和朱高熾。
明朝永樂二十二年,朱元璋的孫子朱高熾正式繼位,號稱明仁宗。他屬于明朝早期的帝王,江山比較鞏固,戰爭較少,可惜其乃燕王朱棣的兒子。
朱棣當年搶侄子的皇位,留下壞名聲,雖為帝王,但在民間頗有怨言,故此民望不高。
朱棣一死,兒子朱高熾上位后有點管不住下面的文武百官,而他本身也是一個胖子,突然工作壓力加重,煩心事多了起來,就更加暴飲暴食,故此稱帝半年余就身患重病,勉強熬了幾個月就駕崩了,總的加起來在位時間約為9個月。
這里側面暴露出,殺死朱高熾的殺手,不僅是仇人,也會是自身的病情。
雖然開國皇帝朱元璋活了71歲,算是高壽老人。但自他之后,朱家子孫的壽命就一路下滑,有人說是因為他斬盡天下龍脈遭到了報應,但此說法屬于坊間傳說毫無科學根據。
具體來講,明朝皇帝均短命,是由許多因素造成。諸如沉迷酒色把身體掏空,因爭奪權位,于內斗中被人害死,自己貪圖長壽迷信長生不老,到處找道士練仙丹,亂吃一通結果把自己吃死,還有遭到刺客殺死等等。
粗略統計,明朝皇帝的死亡歲數分別為:
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21歲死亡;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熬了半輩子,當了一個月后死亡,死時38歲;
第十三位皇帝56歲駕崩;
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坖沉迷吃“偉哥”導致在35歲益壯之年死亡;
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沉迷圈養各種野獸,29歲死在自己的豹房里;
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日理萬機過度操勞,34歲累死;
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工作多累病死,享年39歲;
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稱在“土木堡戰役”里被抓去當俘虜,身心俱傷,回來當了六七年皇帝,36歲病死;
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突然得了不知什么病在極短時間無藥可治,后病逝,死時35歲;
綜上所述,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大部分都死于30歲左右,這不得不說十分的短命,而學者則給出幾個分析原因:
一,明朝的部分帝王是因“過度工作”而死,通常能克制酒色欲望的皇帝反而會積極的投身治政,不僅熬夜加班,凡事都親力親為,長期下來就熬出病來,故此命不長。
二,朱元璋的子孫可能體質都不好,從小嬌生慣養,缺乏運動,大魚大肉飲食不克制,導致人到中年就呈現出一副老態,身子骨弱,一旦傷風感冒就發展成重病。據說一些學者還認為,朱家子孫可能患得是一種遺傳病狀。
該病不是愛子孫心切的朱元璋所傳,而是朱棣遺傳給子孫的。據說朱棣的生母是蒙古人,叫洪吉刺氏,早年她是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的嬪妃,后來被朱元璋納納入自己的后宮隊伍,殊不知當時的洪吉刺氏早有半年身孕,不久就生下了朱棣。如此說來,這個“殺手”確實藏得比較深。當然朱棣的身世至今是迷,大多史料記載各不相同。
根據分析,朱元璋一脈相承的子孫后代,一個個比較高壽,而朱棣奪位后,發展的一脈后代,雖有十四人都當了皇帝,但均在30歲左右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自登基以來,主張南征北戰,前后征服安南,攻伐蒙古,但北方的蒙古族太強悍,使得朱棣多次北伐慘敗。
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掛帥出征蒙古國,大軍開到榆木川(現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的時候,朱棣突然患病,且病情迅速加重,最終朱棣暴斃異鄉。
所以有專家認為,朱棣的子孫可能是受遺傳病影響,從而不得長壽。
或許“殺手”另有其人,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們多少都知道那里的宮墻是紅色的,而專家們則猜測明朝大半皇帝的死,應該是與這些“紅色”有關,原來故宮在當初建造時,大量采用一種紅色磚頭,還有用朱砂涂抹在建筑物之中,該元素在經過長時間發酵后,會形成一種“慢性重金屬”會讓人體中毒,尤其是會對兒童影響甚大。
而皇子們一個個都在皇宮長大,自然就沾染了不少,對此大家如何看待?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