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闖王李自成大家都不陌生,這位明末義軍領袖也是從最低層做起,后成憑實力成為義軍創始人高迎祥部下的闖將,高迎祥戰死后,名望頗高的李自成繼任為闖王。而李自成的“闖將”稱呼成功被另一位牛人奪去,他就是劉宗敏。
劉宗敏在歷史上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是功臣,因為他的“勇猛剛強”,幫助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他也是罪臣,因為他的“胡作非為”,最終葬送了李自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
成也劉宗敏,敗也劉宗敏。闖王李自成當真是茶壺煮餃子——有苦說不出。
1638年,剛剛榮升為“闖王”的李自成迎來了“生死劫”。 崇禎皇帝為了消滅李自成這個最強對手,派出了洪承疇和孫傳庭這對最為得意的“雙子星座”來“剿匪“,雙方在潼關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李自成所率的義軍大敗。就在這個生死存記姝關鍵時刻,劉宗敏挺身而出,左突右沖,終于保護李自成和十八騎突圍而出。隨后,躲避在伏商、商洛山中。是劉宗敏再次站出來,幫助李自成收拾殘兵,重整隊伍,為李自成的東山再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
無獨有偶,2年后,也就是公元1640年,剛剛大敗張獻忠的兵部尚書,督師輔臣楊嗣昌乘勝擴大戰果,把李自成軍圍困在湖北省的巴西、魚腹山之中,當時義軍已經彈盡糧絕,李自成再次面臨生死劫。在走投無路之下,李自成都有點想自殺了。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劉宗敏再次挺身而出,做了雙管齊下的驚人之舉:第一管是大義滅亡,他當眾死了自己的兩個妻子,減輕累贅,誓死表示追隨李自成。第二管是輕裝上陣。他焚毀輜重,讓將士放下“包袱”,輕裝突圍。
后來,不斷有農民投奔李自成,使得他勢力大增,李自成率眾從南陽出發,攻打宜陽,殺掉了知縣唐啟泰,攻下永寧,殺掉知縣武大烈,攻偃師,殺掉知縣徐日泰。一路閃電似的作戰,勇猛剛強的劉宗敏始終是急先鋒,立下很多功績,消滅了明朝的大量主力部隊。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自成視劉宗敏為心腹中的心腹,對其器重有加。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
劉宗敏卻干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一件事,下令手下士兵到處強取豪奪,為了讓別人全部吐出自己的錢財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開設了私刑。效果也很明顯,最后搜刮了七千多萬白銀。隨后,他把這七千多萬白銀鑄成銀餅送給李自成。然而,他惡舉卻失去了民心。讓李自成辛辛苦打下來的良好名聲毀于一旦。
第二件事,是霸占陳圓圓。劉宗敏入城后直奔到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家中,強占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結果徹底激怒了本來想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吳三桂一怒之下獻關投降了清軍。
吳三桂起兵后,李自成召開軍事會議,打算派劉宗敏出兵山海關,誰知正在享福的劉宗敏竟頂撞說:“大家都是做賊的,憑什么你在京城享受,卻讓我去前線賣命?”李自成無奈,只好率隊親征。結果吳三桂與清軍合擊敗了李自成,李自一路退回北京。清軍一路追擊,李自成和劉宗敏倉皇退出北京。
的確,如果劉宗敏帶隊出征,李自成留守北京,整備防線,即使山海關失利,也絕不至于銳氣盡失,一潰千里,劉宗敏的不顧大局,直接葬送了最后翻盤的機會。
順治二年(1645年)九月,劉宗敏隨李自成撤往湖廣途中,劉宗敏所部在武昌被清軍包圍,38歲的劉宗敏突圍中被清軍俘殺,據說是被弓弦勒死的,死的極為慘烈。
而42歲的李自成也難逃噩運,最后后在湖北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殺死。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