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英阿就馬島問題的兩次談判均無結果,1982年2月26日,英阿又在紐約重開談判,會談中阿方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友好態度,但談判依然毫無進展,此時阿根廷已相當糟糕,經濟持續衰退,社會動蕩,幾乎全靠著鐵腕的高壓政策才維持。出于內政、外交和經濟上的需要,加里鐵總統決定采取包括軍事行動來結束英國對馬島、南喬治亞群島和南桑德韋奇群島的統治。阿根廷海軍司令阿納亞是極力主張武力收復,空軍司令多佐也表示支援,加里鐵總統的計劃是基于以漁業和養羊為基礎的財政的島嶼價值不大、戰略狀況不佳,距離英國太遠了,英國人可能接受占領的事實,不會發動勞師遠征!秾O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后求戰,這點上阿根廷就敗了
1982年開始阿根廷開始了積極的備戰活動,制訂了代號為「羅薩里奧」的收復馬島行動計劃。1982年3月,52歲的馬里奧·梅嫩德斯準將被任命總督兼馬爾維納斯斯總司令,1949年畢業于阿根廷國立軍事學院,其叔伯均是右派軍人。梅嫩德斯近年來任布宜諾斯艾利斯陸軍總部參謀長,在陸軍中影響頗大。他治軍的方法是嚴格約束部隊,不斷給部屬下達任務,而在戰術指揮.上很少有改進。1975年,他串部隊“清剿”圖庫曼省的左翼游擊隊時就是以不讓士兵休息挨戶搜索而聞名。南喬治亞島駐軍司令阿斯蒂茲海軍上校,七十年代中期追隨阿軍人執政委員會,專門從事跟蹤左翼游擊隊,并沒有正規作戰的經驗。阿軍戰區指揮官擅長的是對內平叛,對外缺乏作戰經驗,他們有的是特工人員并非真正的軍人。兩棲登陸的早期規劃由海軍陸戰隊司令卡洛斯海軍少將負責
一:阿根廷的作戰計劃
此時的阿根廷地面部隊大約有6萬名士兵,與其他南美軍隊相比是比較好的,旅是主要的作戰單位,每個旅由3個步兵營加上1個炮兵營和1個工兵營組成。陸軍還有五個防空營和一個航空營。阿根廷人最初的計劃是由海軍陸戰隊占領機場,由陸軍人員組成的小型守備部隊稍后將空運至斯坦利,占領島嶼的兵力不用超過一個旅,但是一旦英國出兵將增長到超過11000人,這些部隊的大多數,約8000人,組成了一個由五個團組成的增援旅,連同高射炮、裝甲車和工兵部隊,留在斯坦利境內和周圍,在古斯格林部署了1 000多名具有防空能力的步兵,在西?颂m部署了兩個營,每個約800人,占領了霍華德港和?怂篂,并有工兵支援。在登陸后的一個月內建立了大量的軍事設施,群島上的陸軍和海軍部隊配備了裝甲車、105毫米和155毫米火炮、20毫米、30毫米和35毫米高射炮以及地對空導彈,采取長期防御計劃以抵御英國收回該群島的努力。
3月26日,加里鐵總統召開?哲姼呒墝㈩I組成的軍事委員會會議,會上決定立即收復馬島的行動,由2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坦克登陸艦、1艘潛艇、1艘破冰船和1艘補給船搭載2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40兩棲特混編隊,從柏格拉諾啟程前往收復馬島,以1艘護衛艦、1艘供應艦搭載2個排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60兩棲特混編隊,從德塞阿多港啟程前往收復南島,還以1艘航艦、4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1艘油船組成第20特混編隊,遂行戰役掩護。作戰總指揮為陸軍第5軍軍長兼馬爾維納斯戰區司令奧斯瓦雨多·豪爾赫·加西亞陸軍中將。3月28日,第20、40特混艦隊分別從德塞阿多港和柏格拉諾港起錨,當晚便抵達馬島以北450海里的出擊陣位。3月29日,海上風浪驟起,阿軍艦隊的航速被迫從14節降至6節·因此登陸時間也被迫從3月30日延至4月2日。
3月31日,阿軍電子偵聽截獲了英國馬島總督雷克斯.亨特用無線電向島上居民和守備部隊下達進入戒備狀態的命令,顯然阿軍的行動已經被發現了。4月1日,第40兩棲編隊駛抵馬島。4月2日凌晨,攜帶了斯特林9毫米沖鋒槍的海軍陸戰隊突擊隊員分別乘坐“特立尼達號驅逐艦和圣達菲潛艇在彭布洛克角登陸,上岸檢查斯坦利北部的主登陸海灘。凌晨4點30分,更多的突擊隊員乘坐直升機在鯔魚溪登陸,
阿根廷士兵身穿有襯墊的派克大衣,頭戴鋼盔,身穿橄欖色軍裝,腳穿黑色高筒戰靴,身上通常帶著灰綠色皮革制的裝備背帶,左臀上插著刺刀,右臀上還有一個水壺和一個小背包。背包上系上一條毯子和一把鏟子,還帶著裹在身上的馬蹄形毯子。以斯坦利為目標向薩帕爾山以北前進。與此同時,第40特遣部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停泊在斯坦利附近支援,一艘登陸艇(LST)駛近約克灣無人防守的海灘。6時開始主要的進攻和支援登陸,大約6時30分,阿根廷人開始從圣安東尼奧運來大約20輛LVTP-7型裝甲車,每輛載20名海軍陸戰隊員,抵達穆迪布魯克,然后向東前往位于城鎮西部邊緣的政府大樓。與守衛大樓的英軍爆發戰斗,戰斗中阿軍突擊部隊隊長吉亞奇諾海軍上校陣亡
與此同時,阿根廷25步兵團從斯坦利來到機場完全沒受到阻力,8時30分.阿軍7架C-130運輸機運來3.000多人的后援部隊,使島上阿軍總兵力達到4,000人。至此,阿根廷部隊已經包圍了守軍,由于無法抗拒這樣的壓倒性的人數和火力,09:15分,英國駐島總督亨特下令181名海軍陸戰隊投降,阿軍隨即占領馬島。駐防部隊的指揮權最初落在奧斯瓦爾多·加西亞中將身上,但在4月7日。馬里奧·梅嫩德斯準將作為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總司令和軍事總督承擔了這一責任。
二:阿根廷軍隊的困境
同一天,英國宣布從12日起在?颂m群島周圍劃定200海里的海上禁區,得知英國開始組織特混艦隊后,阿根廷開始通過商船以及運輸飛機繼續后馬島運送部隊和物資。4月進攻初始把步兵第9旅2,500人送往島上,后來兵力逐漸增至13,000人。但是阿方沒有充分地預先集結物資。在4月到5月初之間的一個月里,有大量物資經海路運達。這些儲備可能是梅內德斯為抵御預期的圍攻所做的努力。馬島自然條件嚴酷,工業有限,13,000人的阿軍堅持到7月冬季來臨前,需要的物資是干凈水源8萬噸,口糧、酒類、煙、果汁、茶、手紙、肥皂、牙刷、副臉刀、毛巾等日用品5300噸,彈藥22000噸,配件、醫藥3100噸,但是他的配送系統運行得很糟糕,各類作戰物資的需要量同實戰要求相差較大,
阿軍占領馬島后,部隊住在斯坦利港的穆迪.布魯克兵營,只進行了一些防空訓練,沒有作任何抗登陸和爭奪制高點的演練。阿陸軍僅在大陸作過短暫的隊列和射擊訓練,除了一些精銳部隊之外,所有的部隊都是義務兵和專業士兵一起的混合體,平均25%的新兵,大多數新兵沒有完成基本訓練課目。陸軍沒有進行高寒島嶼作戰的適應性訓練。部署在斯坦利附近海岸和機場的部隊,以及炮兵和空軍人員,很少有“物質享受”,這些部隊暴露在高地的惡劣天氣下,經歷了相當大的不適感,雖然距離斯坦利不到7英里(11公里),但他們沒有交通工具,即使有的話,也很少來這個城鎮。這些部隊在特遣部隊到達之前就已經駐扎在了當地,因此他們不得不在山里呆上6個多星期,更糟糕的是,即將到來的英國進攻的主要負擔將落在這些饑餓、寒冷、虛弱的軍隊的肩上。
這些人沒住房、淋浴設施和熱騰騰的食物,悲慘地生活在帳篷、戰壕或用石頭和草皮臨時搭建的避難所中,面對嚴寒和狂風,忍受饑餓和疲勞,由于土層很薄,水可以迅速滲透進去,而在土層下面挖洞極為困難。當下雨的時候就會被淹沒,甚至被淹。不可能洗衣服——當然也不可能在洗完衣服后把它們弄干,襪子穿上了從未換過。每人有三條薄薄的毯子,一個睡袋和一張薄薄的床墊——這些不足以保暖,馬島主要由沼澤起伏的荒原和被風吹動的露出地面的巖石組成,幾乎沒有樹木。氣候惡劣。氣溫在二月的9攝氏度和七月的2攝氏度之間變化,七月則相反地標志著冬天的嚴冬。從軍隊的角度來看,這種獨特、多變、隨季節變化的嚴酷氣候要求軍隊得到良好的保護。裝備、衣著、飲食不當或不習慣在這種惡劣條件下作戰的部隊,不可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者\能力有限,時間緊迫,給馬島輸送的作戰物資嚴重不足,在?颂m的阿根廷軍隊酷似二次大戰時在北非的意大利軍隊。德軍中官兵之間的伙食沒有質的差別,而意軍則不如此。將官、校官、尉官、軍士、兵,各級的伙食完全不同。士兵們又冷又濕又餓——真的非常餓而且很累。許多士兵在一兩天內就把軍隊發給一周的糧食吃光了,再等五天,糧食供應中心才會發放下一批糧食。糧食短缺問題十分嚴重,嚴重影響了士氣。有茶,但沒有牛奶,只有少量的糖。部隊的午餐和晚餐通常只能喝一碗由脫水蔬菜和少量肉類制成的稀湯。面包是阿根廷最基本的主食,但在這里卻找不到,即使在那時,駐扎在斯坦利城外的部隊經常發現,他們的口糧和從家里寄來的禮品被那些后勤部隊或在鎮上經營郵政服務的人搶劫了,香煙也可能會被那些在斯坦利的人偷走,然后再出售以獲取利潤。
島上羊群數量眾多,但一些部隊的烹飪設備被遺留在阿根廷而無法加工,在這個荒涼的島嶼上,像烤全羊連樹枝也找不到,即使食物數量充足,分發系統也運轉不良,使得前線部隊很難獲得新鮮和熟食。將物資運送出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地面往往無路可走,而且到處都是粗糙的地形,嚴重缺乏足夠的交通工具。即使是像彈藥這樣的必需品也常常需要人們充當馱馬,使這些本已嚴峻的問題雪上加霜。即使是有資格每周步行到斯坦利的部隊,也常常因為極度饑餓和虛弱而拒絕長途跋涉。厭倦、疲勞、寒冷和饑餓的壓力在所有單位都顯而易見,凍傷和“戰壕足”是常見的疾病,導致人員因疾病不斷損失。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希望撤離。
三:雙方優劣之處
在之后的馬島爭奪戰中,英方參戰的地面部隊有:第40、42和第45陸戰隊突擊營(每營約700人),第2和第3傘兵營(每營650人),:第29皇家炮兵突擊聯隊(轄2個炮營,共裝備36門105毫米火炮),:“蝎”式輕型坦克中隊,“斯克賽特”式裝甲車分隊,第59皇家工兵中隊,“吹管"式防空導彈連,“輕劍"式防空導彈連,雷達分隊,第5步兵旅的蘇格蘭近衛營,威爾士近衛營,廓爾喀步兵營(每營約1,000人)以及陸戰隊的“特別舟艇中隊”和陸軍的“特別空勤隊",總兵力共約9,000人(實際上島4042人)
阿方在島上的部隊計有陸戰隊的5個營,1個步兵旅,2個摩步旅,2個炮兵營和1個防空營,總兵力共約1.3萬人。英阿地面部隊人數的比例為1:1.440,雙方均裝備有直升機,輕型坦克、裝甲車,野戰火炮,防空導彈和反坦克導彈等,但英軍上述武器的件數多于俄軍,尤其是擁有大量的多用途直升機,步兵裝備配套齊全,步機槍配有夜間瞄準具,炮兵配有偵察雷達,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和熱成像器材,因而英軍占有較大優勢。
部隊的訓練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部隊的作戰能力。英軍陸戰隊和傘兵營每年到挪威北部海岸訓練3個月。士兵耐高寒,能負重越障徒步行軍,并掌握近戰夜襲等戰術動作。步5旅的步兵營,先后在威爾士山區作過適應性訓練,尼泊爾廊爾喀步兵善于山地戰和近戰。地面部隊的機動能力較強,如第2傘兵營于5月28日夜奔襲達爾文港和古斯格林,在直升機、機動車和摩托艇的配合下,全營徒步行軍能在夜間的嚴寒中越過約數十公里的復雜地段撲向目標。:又如在占領青特山高地時,英陸戰隊和傘兵的士兵能攜帶81毫米迫擊炮和反坦克導彈攀登高地。這些部隊是英國最好的武裝部隊之一,
簡而言之,英國士兵和海軍陸戰隊比阿根廷士兵行軍更快,更有效地鞏固自己的陣地,射擊更準確,而阿根廷士兵的槍法、野戰技能和一般紀律都低得多。英國軍隊完全是志愿者,往往有多年的經驗,英國的兵役制度已經廢除了20年。僅憑這一事實,就使英國軍隊天生優越于在阿根廷服役的絕大多數新兵,甚至與那些阿根廷專業骨干士兵不相上下。從一開始,英國就掌握了地面行動的主動權,保持了快速的行動節奏,迫使阿根廷人變得被動而不是主動,
梅嫩德斯準將在英軍在圣卡洛斯登陸后猶豫了好幾天,他本可以在此之前延長戰役的時間發動任何大規模的突襲、大規模的偵察或適當的反擊,可阿軍作戰經驗不足,軍事技能和軍事素養較低,各級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均較差。部隊不習慣近戰和夜戰。諸軍兵種之間步調不一-致,阿陸軍雖擁有不少武器但不能充分利用,古斯格林阿守軍兵力比英傘兵營多兩倍,但只交戰14小時即投降。事后英軍繳獲大批凝固汽油彈油罐,這些彈藥阿軍一直沒有用過。阿陸軍也不善于使用火炮,斯坦利港內有炮兵陣地,但無前沿觀察哨。制高點未能固守,有的自動放棄(如兩姊妹山),斯坦利港守軍甚至沒有組織必要的夜間巡邏偵察活動,城市防御完全陷于被動。梅嫩德斯在并非異常緊急的情況下用不加密的無線電話向總部報告軍情士氣,說明他缺少一個作戰指揮官的起碼的保密常識,英軍獲悉后,攻城迫降一舉而成。
四:結語
對英國人來說,這場戰役必須是短促、迅速和果斷的,自始至終都保持快節奏,在迅速逼近的南極冬季前以最小的傷亡取得勝利,而阿軍部署在島上的13000人因為寒冷和饑餓而士氣低落,在水和糧食告罄的重壓下屈服的,加上這些新兵概不能機動作戰,又不能堅守防御,缺乏戰斗的積極性,一旦被趕出某一陣地,就表現出相當程度的被動,不作任何努力去重新組織和爭奪失去的陣地,可以說價值微不足道,如果阿根廷人將軍隊人數減少5倍(減少后兵力和上島英國相差不大),只在島上保留精銳的海軍陸戰隊,大大減輕后勤壓力,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