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上午十點十分岡村寧次接到了從日本東京發來的電報,電報內容就是:“天皇陛下已經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這就表示日本已經失敗了,并且通知在中方的日本軍隊投降,岡村寧次再無他法,事已成定局,再無更改的可能,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身為日軍總司令官的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寫下自己的大名,投降書的簽訂就正式表示日本人向中國全面投降了。
岡村寧次,1884年生于日本東京,14歲的岡村寧次就進入東京陸軍幼年學校,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畢業后順利分配到麻布步兵第一聯擔任副隊長,當時正處于日本和俄國交戰時期,岡村寧次參加了庫頁島戰役,1915年岡村寧次第一次來到中國,日本人占領了青島,在這里任職對外聯絡顧問一職,這一待就是四年,后來回國后,就積極投身祖國政治工作。
1932年,岡村寧次主動挑起戰事,由于在中國生活一段時間的他對這里就很熟悉,時任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在上海取得重要地位,全面對戰中國的義勇軍,他的行徑如同劫匪一般,橫行霸道,殘忍無比,在他的指揮下,中國軍人傷亡無數,七七事變全面爆發侵華戰爭,岡村立即組建侵華日軍第十一師,擴大戰爭攻占武漢,隨后在他手中引領的戰爭節節勝利,立下不小戰功,被任命為侵華日軍華北方面總司令官,可想而知突然接到投降的密電他的心情將是如何。
據歷史記載,崗村寧次在簽投降書時,盯著案上的投降書看了很久,嘴角微微在顫抖,他還是簽下了自己用中文寫的大名,隨后被軟禁在南京,協助遣返日軍等職務,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無罪釋放了他,雖然民眾十分不滿這樣的結果,但中國本就是一個仁慈的國家,更加不會傷害戰俘,之后有人發現,岡村寫了關于日本為何戰敗的原因共有七條,第一,小看了美國的軍事力量;第二,戰略方向不準只向南進發;第三,陸軍海軍不協同;第四,后期戰斗力損失過大;第五,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第六,蘇聯加入戰役,成為巨大轉折點;第七,國家人民思想落后。
岡村將所有原因都付諸在其他事情上,甚至還怪日本百姓,打仗本就不利于百姓生活,吃穿用度處處克扣百姓不說還害的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自己血液中的邪惡因子才是根源,沒有任何同情心和共情心,他對中國也是毫無認知,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拼的就是骨子里的善良與堅毅,這是日軍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