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二野,人們最先想到的必然會是劉鄧,他擁有劉伯承的頭腦,也有鄧小平的果斷,他們兩人可謂是強強聯手。但在二野中還有這樣一員虎將是十分出名的,他的功勞相對來說也是最大的,這絕對不是我亂說的。
這是鄧小平說的:“二野誰的功勞最大?當然是王近山‘王瘋子’,二野中的許多艱苦任務都是他完成的。”
王近山將軍打仗可謂是聞名全國的‘瘋子’將軍,他以惡戰硬仗著稱,毛主席曾經說過:“129師有個‘王瘋子’,很能打仗!王近山敢打沒有命令的仗。”王近山是少有的虎將,他一般打起仗來就沒有最基本的兵和將的概念,領頭沖鋒的不是先鋒隊伍,而是他王近山,時常扔下指揮部撿起槍便隨部隊殺向敵軍,同王震上將很相似,但是比起沖鋒王震稍有遜色,為何這樣說?李德生曾經這樣評價過王近山:“王近山將軍指揮作戰,必得派六七位警衛員跟隨,否則他會沖到敵人陣地上去。某次攻城受阻,王近山親扛梯子欲上。警衛員阻攔,將軍竟暴跳如雷。”足見他的只股子“瘋勁”無人能擋。就像李德生將軍所言,王近山喜好沖在最前面,徐向前元帥曾多次警告(注意這里是“警告”)他不許上前線,必須坐鎮指揮部,結果是沒用。
陳賡大將也拿他沒辦法,于是想出一招,每次大戰前,必須安排六七個警衛跟隨,若是他敢沖鋒就一起上壓也給他壓在地上,疊羅漢一般。徐向前得知這一妙計,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后來王近山到了劉伯承麾下任職,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異常艱苦,所有重炮重武器全部丟掉。1947年8月抵達汝河北岸時時,前有國民黨隔江固守,后有窮追不舍的追兵,劉帥下令讓王近山迅速突破敵人防線。王近山再一次出現在火線上,扛起槍帶領部隊硬是撕開一個口子,打得國民黨節節敗退。戰后劉伯承第一時間詢問他有沒有受傷,下次還是坐鎮指揮部,警衛員還是七八個。
1949年解放軍橫掃國民黨幾十萬大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很快贏得解放戰爭的勝利,舉國上下都洋溢著歡快。對于離家二十幾年的將軍們,眼看著很多家屬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團聚,王近山想起了遠在湖北黃安的老父親。出于工作的原因他只能派了兩位參謀前去接老父親前來團聚。兩個參謀高興的來到黃安找到王老,當時已經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二十多年來終于盼到娃子的消息,他丟下山上的柴火直奔家里見兩位來人。隨后趕緊收拾衣服隨二人動身去和兒子團聚。
兩位參謀雖說也是征戰四方的戰將,但是對于大城市新中國的很多東西都充滿好奇,鉆了幾十年山溝子終于到頭了。兩人忘記老人從沒出過遠門。于是留下王老一人在月臺等候火車,他們去買點東西。王老沒見過火車,聽到隆隆飛馳而來的火車,他好奇的走到月臺便瞧瞧火車長啥樣子,不幸的事發生了,他被高速行駛的火車卷到車輪下,見兒子的腳步就永遠停在這里了。
王近山知道此事后,傷心地連話都說不出。此事傳到毛主席耳朵里后,毛主席大發雷霆:“兩個軍人連一個老人都照顧不好,還做什么軍人?”后來上級準備給這兩個參謀嚴厲的處罰,王近山卻說:“事情都發生了,處罰我父親也活不過來。還是算了吧,畢竟也是戰場上拼殺過來的,都不容易!”說完兩行淚直流。
昨日戰場上的“瘋子”將軍卻從沒有看到過對戰友士兵“瘋”過,用鄧小平的話說:“不是瘋,是革命英雄主義。”
了解歷史資訊,豐富我們精彩的生活,感謝大家閱讀本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