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爵祿百金:信息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戰前和戰爭期間對敵方情報的刺探,是己方制定正確作戰方案的依據之一。孫子說,賢明的國君和善戰的將領,都十分重視戰前對敵方情況的了解。孫子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戰爭,是要依賴人力...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于內,則早應之于外;...
簡介:敵眾將來,先奪所愛:為何專挑“喜歡”的地方下手 《孫子兵法》提出開了一個問題:“敵人兵員眾多且又陣勢嚴整向我發起進攻,那該用什么辦法對付它呢?”孫子給出的答案是:“先奪所愛!币馑季褪窍葕Z取敵人最關心愛護的。敵人關心愛護的東西視情況而定,可...
簡介:原文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眾者,為衢...
簡介:原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梢酝,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軍于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合。泛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
簡介: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只手”如何“遮天” 孫子曰:“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略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走近路一項比走遠路省時省力。而就軍事行動來說,省時省力就是占先機之利。既是如此,...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
簡介:治眾如治寡:放權——學會“放”,才有“權” 《孫子兵法》之中,有很多關于將領自身的品質、能力的論述。在將領的能力之中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領導力。如果一個將領不懂用人、沒有威信、無法讓軍士信服,那么將領無論多么出眾,相信都難以有什么作為...
簡介: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有代價越小利益越高的好事嗎 《孫子兵法》中說“全國為上,破國次之”,這說的是在舉國都能投降的前提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這說的是在全軍都能投降的基礎上。孫子的作戰理念的高妙之處,在于“勝敵而益強”的道理。 在孫子看來...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
簡介:其用戰也勝:“戰”為了“勝”,不為了“爭” 在孫子看來,“戰”不一定非得要“爭”,不一定就要行軍打仗,斬將殺敵。相反,在孫子看來,兩軍相爭是下策,攻城鏖戰則是下下策。作戰就是要用最小的代價去贏得最大的勝利,如果真的征戰連年,那么結果將是兩敗...
簡介: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
簡介:存亡之道:成“大”事者的共同點,是有“...
簡介: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
簡介:壘虛第四十二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何以知敵壘之虛實,自來自去 ① ?” 太公曰:“將必上知天道 ②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觀敵之變動;望其壘,即知其虛實;望其士卒,則知其去來!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聽其鼓無音,鐸無...
簡介:略地第四十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戰勝深入,略其地 ① ,有大城不可下,其別軍守險,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別軍卒至而擊我 ② ,中外相合 ③ ,擊我表里,三軍大亂,上下恐駭,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圍邑,車騎必遠,屯衛警戒,阻其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