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簡稱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國(后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在西晉時期,五胡居于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于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后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