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它的本質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皇權的一次較量。
吳王劉濞,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七國之亂的發起者,打的口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他的兒子劉賢在與劉啟(漢景帝)玩游戲時候太張狂被啟用棋盤砸死。他本人在七國之亂中退守東越時候被東越王所殺。
楚王劉戊,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之孫,在和吳王合兵攻打梁國(景帝之弟劉武封地)時候,糧道被斷,后被周亞夫大軍所敗,在吳王逃跑后自殺(死得最早的一位)。
趙王劉遂,漢高祖劉邦之孫,趙幽王劉友之子。楚王和吳王的合謀者,外通匈奴,在周侯酈寄攻擊下固守邯鄲,最終吳楚兵敗,也被匈奴拋棄。最終,欒布和酈寄水淹邯鄲,城池被破后便自殺。
濟南王劉辟光,漢高祖劉邦之孫,齊悼惠王劉肥之子。歷史上第一位濟南王,相約吳楚參加七國之亂,后兵敗被殺,濟南國也被納入郡。
菑川王劉賢,漢高祖劉邦之孫,齊悼惠王劉肥之子,他的領地是濟北王劉興居被擊滅后文帝分封所得,參加七國叛亂,派兵圍齊臨淄,后兵敗被殺。
膠西王劉昂,漢高祖劉邦之孫,齊悼惠王劉肥之子,他的封地在七國之亂之前就被削六縣,因此不滿加入叛亂隊伍,兵敗后請罪被斥責,后自殺(最沒有骨氣的一位)
膠東王劉雄渠,漢高祖劉邦之孫,齊悼惠王劉肥之子,第一位膠東王。漢武帝劉徹為第二任膠東王。劉濞同謀,與膠西王、菑川王圍攻齊都臨淄,兵敗被殺,封地歸入中央,為膠東郡。
這次叛亂共歷時三個月(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最終結果是西漢中央政權取得絕對的勝利,七位藩王皆死。除了楚國另立新王外,其他六國都被廢為郡。這次叛亂后,中央集權得以進一步加強,為后來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攻打匈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注:劉肥叛亂兒子太多了,他們被封為王的日子是同一天。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