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家訓《訓儉示康》
- 發布時間:2017-11-02 13:37 瀏覽:加載中
次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一文中,緊緊圍繞著“成由儉,敗由奢”這個古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旁征博引許多典型事例,對兒子進行了耐心細致、深入淺出的教誨。司馬光認為儉樸是一種美德并大力提倡,反對奢侈腐化,這種思想在當時奢靡的流俗中,無疑是具有巨大進步意義的。
【原文】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nǎn:因羞慚而臉紅)棄去之。二十忝(tiǎn:有愧于,常用作謙辭)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蹦唆ⅲ▃ān:用來綰住頭發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發上)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jiǎosúganmíng:矯:違背;干;追求;指故意違背世俗去獲取名聲),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惫湃艘詢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niè:穿)絲履。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gū:買酒)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后敢發書。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敗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于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鄙弦詿o隱,益重之。
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惫珖@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于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惫,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背迍t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
管仲鏤簋朱纮,山楶(jié:斗拱,支承大梁的方木)藻棁(zhuó:梁上短柱),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同鰍)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東市。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
【譯文】我本來出生在貧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憑借清白(的家風)相繼承。我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從做嬰兒時起,長輩把飾有金銀的華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總是因害羞而臉紅并扔掉它。二十歲那年忝列在進士的科名之中,參加聞喜宴時,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說:“花是君王賜戴的,不能違反不戴!蔽也旁诿遍苌喜迳弦恢。我一生穿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吃食物只求填飽肚子,也不敢故意穿骯臟破爛的衣服以表示與一般人不同,以此取得人們的贊揚。只是順著我的本性行事罷了。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做光榮,我心里獨自把節儉樸素看做美德。別人都譏笑我固執,不大方,我不把這作為缺陷,回答他們說:“孔子說:‘與其驕縱,毋寧固陋!终f:‘因為儉約而犯過失很少!终f:‘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卻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為羞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湃税压潈作為美德,現在的人卻因節儉而相譏議,認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近年風氣尤其奢侈浪費,當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農夫穿絲織品做的鞋。我記得天圣年間我的父親作群牧司判官時,客人來了未嘗不擺設酒席,但有時斟酒三次,有時斟五次,最多不超過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買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棗、柿子之類,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醬、菜湯,食具用瓷器和漆器。當時士大夫人家都這樣,人家并不譏笑非議。那時聚會次數多而禮儀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來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宮內釀酒的方法釀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遠方的珍貴奇異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種,食具如果不是擺滿桌子,就不敢約會招待客人朋友。為了約會招待往往先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準備,然后才敢發請柬。如果有人不這樣做,人們都爭著非議他,認為他沒有見過世面、舍不得花錢。因此不跟著習俗順風倒的人,就少了。唉,風氣敗壞得像這樣,即使是居高位有權勢的人不能禁止,難道忍心助長這種惡劣風氣嗎?
又聽說從前李文靖公做宰相時,在封丘門內修筑住宅,廳堂前面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個身。有人說它太狹窄,李文靖公笑笑說:“住宅是要傳給子孫的,這里作為我當宰相的廳堂,確實是狹窄,但是將來用作當太祝、奉禮的我的子孫的廳堂卻已經寬敞了!
參政魯公當諫官時,真宗派人緊急召見他,后來在酒館里找到他,魯公入宮以后,真宗問他從哪里來,他如實地回答真宗;噬险f:“你擔任的官職屬于清望官,為什么在酒館里喝酒?”他回答說:“小臣家里貧寒,客人來了沒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館請客人喝酒!被噬弦驗轸敼浑[瞞實情,越發器重他。
張文節當宰相時,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當河陽節度判官時一樣,親近的人有的勸他說:“您現在領取的俸祿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卻這樣節儉,您雖然自己知道自己確實是清廉節儉,但是外人對您很有譏評,說您如同公孫弘蓋布被子那樣矯情作偽,您應該稍稍隨從眾人的習慣做法才好!睆埼墓澒珖@息說:“我今天的俸祿這樣多,即使全家人都穿綢緞的衣服,都吃珍貴的飲食,還怕不能做到嗎?但是人們的常情,由節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我今天的高俸祿哪能長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長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罷官或病死了,情況與現在不一樣了,家里的人習慣于奢侈生活已經很久,不能立刻節儉,那時候一定會因為揮霍凈盡而弄到饑寒無依,哪里比得上我做大官或不做大官,活著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標準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樣呢?”唉,像張文節公這樣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謀遠慮,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御孫說:“節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奢侈是各種罪惡中的大罪!薄肮病本褪恰巴,是說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節儉而來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有二。
一是如果節儉就會少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不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牽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能約束自己,節約用度,避免犯罪,豐裕家室。所以說:“節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
二是如果奢侈就會多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貪圖富貴,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浪費,最后敗家喪身。因此,做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貪贓受賄;在鄉間當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盜竊他人財物。所以說:“奢侈是各種罪惡中的大罪!
古時候正考父用稀粥維持生活,孟僖子因而推知他的后代必定有顯達的人。
季文子前后輔佐三位國君,他的小妻不穿絲綢,馬不喂小米,有名望的人認為他忠于公室。
管仲使用刻有花紋的食具、紅色的帽帶,住宅有上邊刻著山岳的斗栱,上邊畫著水藻的梁上的短柱,生活奢華,孔子看不起他,批評他見識不高。
公叔文子在家里宴請衛靈公,史鰌知道他一定將要遭到災禍,果然到了文子去世,文子的兒子公孫戌時,公孫戌就因為富裕招罪,出國逃亡。何曾一天吃喝要花一萬個銅錢,到了孫子這一代就因為傲慢奢侈而家產蕩盡。
石崇以奢侈浪費來向人夸耀,終于因此而死在刑場上。
近年寇萊公的豪華奢侈,在當代人中堪稱第一,但是因為他的功業大,所以人們不批評他?墒撬淖訉O習染他的家風也豪華奢侈,現在多數窮困。其他因為節儉而立下好名聲,因為奢侈而自招失敗的事例還很多,不能統統列舉。上面姑且舉幾個人用來教誨你。你不但本身應當履行節儉,還應當以節儉教誨你的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生活作風和習俗。
-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舌头伸进我下面好爽动态图,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